胰石阻塞
A+醫學百科 >> 胰石阻塞 |
胰石病是一種較少見的疾病,有報導其占屍檢材料的0.09%~0.13%,近年來有增高趨勢。臨床症状腹痛最常見,約佔62%。疼痛位於中上腹或左上腹,多為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疼痛,少數為鈍痛,可放射至背、肩、左肋緣,與進食有一定關係。引起脂肪瀉和營養不良、黃疸、糖尿病等。由於胰石阻塞胰管,加上胰腺組織破壞,導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造成脂肪瀉和營養不良。
目錄 |
胰石阻塞的原因
胰石病的病因主要有:
1.酗酒 為最主要的發病因素,佔75%。
2.複發性胰腺炎。
3.營養不良。
4.其他原因 如膽道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遺傳因素和胰腺寄生蟲病。
5.原因不明。
胰石阻塞的診斷
1.腹痛 最常見,約佔62%。疼痛位於中上腹或左上腹,多為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疼痛,少數為鈍痛,可放射至背、肩、左肋緣,與進食有一定關係。其嚴 重程度、發作間隔和持續時間差異較大,有些病人疼痛劇烈,發作頻繁,影響工作和生活,有些病人僅偶有上腹部不適感。疼痛是由於結石阻塞胰管使胰液不能排出,胰管壓力增高,或為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所致。在並發慢性胰腺炎時,炎症刺激神經末梢也是疼痛原因之一。
2.脂肪瀉和營養不良 由於胰石阻塞胰管,加上胰腺組織破壞,導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輕者可表現為大便次數、大便量增多,重者可見大便表面有油狀物。長期的脂肪瀉可使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導致營養不良和消瘦。外分泌功能障礙的程度與病因、結石位置和結石分布範圍有關,酗酒和結石分布於胰頭體部或全胰者損害發生率較高、程度較重,結石分布於胰尾部者損害較少、較輕。
3.黃疸 胰結石阻塞於壺腹部,或胰頭慢性炎性腫塊壓迫膽總管下端,或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均可引起黃疸。
4.糖尿病 顯性糖尿病佔32%,糖耐量異常佔68%。是由於胰島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所致,也有人認為是胰島素、胰高糖素和生長激素分泌均減少所致。此種糖尿病較難用藥物控制。
5.腹部體征 不明顯,偶有中上腹或左上腹輕壓痛,無反跳痛。在並發假性囊腫形成時,可捫及腹部囊性腫塊。
根據臨床表現,輔以影像檢查,一般均可作出明確的診斷。尤其是影像檢查對胰石病的診斷率非常高。目前以B超和腹平片為首選方法,需要時選用CT、MRI和ERCP檢查。
實驗室檢查:尿澱粉酶可升高。有脂肪瀉者鏡下觀察糞便有多量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纖維。血ALT、AST、可輕度異常,白蛋白下降,膽固醇、叄醯甘油下降。有黃疸者,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均可升高。有糖尿病者血糖升高。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發現血乳鐵蛋白增高是胰石病的特有表現,據此認為此法是確診的最佳方法。
其他檢查影像檢查是胰石病診斷的主要方法。
1.腹平片 由於胰石中多含有鈣成分,故不能透過X線,在腹平片上表現為不透光的陽性結石,主要有3種類型:
(1)瀰漫型:為散在的粟粒大小結石。
(2)孤立型:為一個或數個塊狀結石。
(3)混合型:為粟粒狀、黃豆狀或塊狀結石同時存在。
酗酒引起的胰石病以瀰漫型結石多見,其他原因引起的胰石病以孤立型和混合型結石多見。結石分布在脊柱兩側、平第2腰椎至第11胸椎間。如果是單個結石或小結石,易與脊柱重迭,這時需加拍側位片。早期結石成分以蛋白質為主,腹平片呈陰性,此時ERCP有助於診斷。
2.B超 能較準確地觀察胰腺的形態、結石的光團和擴張的胰管,並對結石大小、數量和所處位置作出診斷,是目前首選的檢查方法。
3.CT 胰腺結石表現為小點狀、條狀、星狀至粗大斑塊不等的陰影,可局部或瀰漫分布。它可確定結石的數量、大小及在胰管內的位置,還能觀察胰腺形態、大小和胰管擴張程度。
4.ERCP 可清楚地觀察結石的數量、大小、部位和胰管的直徑,有無狹窄或擴張,對陰性結石特別有幫助。但ERCP只能顯示胰管內的變化,對胰實質內鈣化(假性結石)幫助不大。且ERCP尚可誘發胰腺炎,應用時加以注意。
5.MRI 診斷價值與CT相似,但鈣化和結石的發現CT優於MRI。當結石小於5mm時MRI不易發現。
併發症:
1.良性併發症 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發生慢性炎性改變,產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腫。當炎症累及胰島細胞時可產生糖尿病。其他併發症有消化性潰瘍和肝病。
2.惡性併發症 主要是胰腺癌。綜合國內外報導其發病率一般在3.6%~16.7%。有人認為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反覆發生慢性炎症和囊腫纖維化,後二者長期作用可使胰腺細胞的基因發生突變,最終發生癌變。從好發年齡來看,胰石病合併胰腺癌的病人以30~40歲居多,而一般胰腺癌以50~60歲居多,前者較後者提前了20歲。
胰石阻塞的鑒別診斷
胰島細胞破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於胰島素缺乏或(和)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而引起的代謝障礙,為以持續的血糖升高和出現糖尿為主征的常見病,發病率為1%~2%。日常所稱糖尿病乃指原發性糖尿病,按其病因、發病機制、病變、臨床表現及預後的不同可分為胰鳥素依賴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通常是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它占所有糖尿病百分以下,但其對生活的影響卻遠比常見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要大。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確切病因並不是非常清楚,比較確定的是體內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對抗自己身體的組織。身體免疫系統製造了某些物質對抗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貝他細胞,這些細胞破壞後,就無法分泌胰島素了。
胰腺纖維化: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由於各種因素造成的胰腺組織和功能的持續性、永久性損害。胰腺出現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縮、胰管變形、纖維化及鈣化,並出現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內分泌功能障礙,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及營養不良等胰腺功能不全的症候。典型慢性胰腺炎在我國較為少見,確診較難。
1.腹痛 最常見,約佔62%。疼痛位於中上腹或左上腹,多為反覆發作的持續性疼痛,少數為鈍痛,可放射至背、肩、左肋緣,與進食有一定關係。其嚴 重程度、發作間隔和持續時間差異較大,有些病人疼痛劇烈,發作頻繁,影響工作和生活,有些病人僅偶有上腹部不適感。疼痛是由於結石阻塞胰管使胰液不能排出,胰管壓力增高,或為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所致。在並發慢性胰腺炎時,炎症刺激神經末梢也是疼痛原因之一。
2.脂肪瀉和營養不良 由於胰石阻塞胰管,加上胰腺組織破壞,導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輕者可表現為大便次數、大便量增多,重者可見大便表面有油狀物。長期的脂肪瀉可使營養物質吸收障礙,導致營養不良和消瘦。外分泌功能障礙的程度與病因、結石位置和結石分布範圍有關,酗酒和結石分布於胰頭體部或全胰者損害發生率較高、程度較重,結石分布於胰尾部者損害較少、較輕。
3.黃疸 胰結石阻塞於壺腹部,或胰頭慢性炎性腫塊壓迫膽總管下端,或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均可引起黃疸。
4.糖尿病 顯性糖尿病佔32%,糖耐量異常佔68%。是由於胰島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所致,也有人認為是胰島素、胰高糖素和生長激素分泌均減少所致。此種糖尿病較難用藥物控制。
5.腹部體征 不明顯,偶有中上腹或左上腹輕壓痛,無反跳痛。在並發假性囊腫形成時,可捫及腹部囊性腫塊。
根據臨床表現,輔以影像檢查,一般均可作出明確的診斷。尤其是影像檢查對胰石病的診斷率非常高。目前以B超和腹平片為首選方法,需要時選用CT、MRI和ERCP檢查。
實驗室檢查:尿澱粉酶可升高。有脂肪瀉者鏡下觀察糞便有多量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纖維。血ALT、AST、可輕度異常,白蛋白下降,膽固醇、叄醯甘油下降。有黃疸者,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均可升高。有糖尿病者血糖升高。有人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發現血乳鐵蛋白增高是胰石病的特有表現,據此認為此法是確診的最佳方法。
其他檢查影像檢查是胰石病診斷的主要方法。
1.腹平片 由於胰石中多含有鈣成分,故不能透過X線,在腹平片上表現為不透光的陽性結石,主要有3種類型:
(1)瀰漫型:為散在的粟粒大小結石。
(2)孤立型:為一個或數個塊狀結石。
(3)混合型:為粟粒狀、黃豆狀或塊狀結石同時存在。
酗酒引起的胰石病以瀰漫型結石多見,其他原因引起的胰石病以孤立型和混合型結石多見。結石分布在脊柱兩側、平第2腰椎至第11胸椎間。如果是單個結石或小結石,易與脊柱重迭,這時需加拍側位片。早期結石成分以蛋白質為主,腹平片呈陰性,此時ERCP有助於診斷。
2.B超 能較準確地觀察胰腺的形態、結石的光團和擴張的胰管,並對結石大小、數量和所處位置作出診斷,是目前首選的檢查方法。
3.CT 胰腺結石表現為小點狀、條狀、星狀至粗大斑塊不等的陰影,可局部或瀰漫分布。它可確定結石的數量、大小及在胰管內的位置,還能觀察胰腺形態、大小和胰管擴張程度。
4.ERCP 可清楚地觀察結石的數量、大小、部位和胰管的直徑,有無狹窄或擴張,對陰性結石特別有幫助。但ERCP只能顯示胰管內的變化,對胰實質內鈣化(假性結石)幫助不大。且ERCP尚可誘發胰腺炎,應用時加以注意。
5.MRI 診斷價值與CT相似,但鈣化和結石的發現CT優於MRI。當結石小於5mm時MRI不易發現。
併發症:
1.良性併發症 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發生慢性炎性改變,產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腫。當炎症累及胰島細胞時可產生糖尿病。其他併發症有消化性潰瘍和肝病。
2.惡性併發症 主要是胰腺癌。綜合國內外報導其發病率一般在3.6%~16.7%。有人認為胰石病可導致胰腺組織反覆發生慢性炎症和囊腫纖維化,後二者長期作用可使胰腺細胞的基因發生突變,最終發生癌變。從好發年齡來看,胰石病合併胰腺癌的病人以30~40歲居多,而一般胰腺癌以50~60歲居多,前者較後者提前了20歲。
胰石阻塞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酗酒)積極有效地治療原發病(膽道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寄生蟲等),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參看
關於「胰石阻塞」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