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腫塊
A+醫學百科 >> 囊性腫塊 |
腎癌carcinoma of kidney又稱腎細胞癌,起源於腎小管上皮細胞,可發生於腎實質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級為多見,少數侵及全腎;左、右腎發病機會均等,雙側病變佔1%~2%。
巨檢:腫瘤外觀為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腫塊,有一層纖維包摸;血供豐富,血管怒張,有充血及出血區。腫瘤的顏色與血管多少、癌細胞內脂質含量以及出血、壞死等因素有關,一般說來,生長活躍區為白色,透明細胞呈黃色,顆料細胞或未分化細胞呈灰白色。暗紅色或紅色部位分別為陳舊或新鮮出血區,常有囊性變、中心壞死、血腫或不規則鈣化灶。
顯微鏡檢查:癌細胞類型主要為透明細胞癌、顆粒細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透明細胞癌為常見。透明細胞癌體積大,邊緣清晰,呈多角形,核小而均勻、染色深;細胞質量多呈透明色。細胞常排列成片狀、乳頭狀或管狀。顆粒細胞呈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態,暗色;細胞質內充滿細小的顆粒,胞質量少;核略深染。還有一種惡性程度更高的腎癌,其細胞呈梭形,核較大或大少不一,有較多的核分裂象,呈肉瘤樣結構,稱為未分化癌。
目錄 |
囊性腫塊的原因
①腫瘤呈囊性生長:腎細胞癌起源於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其中一些以囊性形式生長,逐漸形成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多房性腫塊,囊內有含量不等的新鮮血液,腫瘤常有假包膜。
②腎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壞死形成假囊腫。「囊腫」壁厚且極不規則,多為單房。
③腎癌起源於囊腫壁上的上皮細胞,結節常位於囊腫的基底部。
④腎癌引起腎小管或腎小動脈阻塞導致囊腫形成。當囊腫增大時,腫瘤嵌入到囊腫內,此型少見。
囊性腫塊的診斷
(1)囊壁改變:囊壁增厚,且不均勻,不規則,增強掃描可見囊壁、分隔及結節的早期強化。
(2)鈣化:囊壁及分隔鈣化明顯,呈斑點狀、線條狀或殼狀。鈣化量及形態對良、惡性病變的鑒別很重要,良性鈣化多呈線型,量少,薄且細。
(3)分隔:囊性腎癌的分隔常見,且粗細不勻,>1mm,與囊壁交界處呈結節狀增厚。
(4)囊液:囊性腎癌的囊內密度不均勻,即囊液混濁,可出現碎屑,絮狀物及大塊狀凝血塊。
(5)病變與正常腎實質的分界:囊性腎癌病變與鄰近腎實質邊界不清,這與腫瘤缺乏包膜且呈浸潤性生長有關。
(6)囊性病變的大小:囊性腎癌病變常較大,較大的病變常有較多的惡性徵象,當囊性病變較小時,惡性徵象少或不明顯,診斷很困難。
囊性腫塊的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腎膿腫、腎囊腫、其他類型腎癌、多囊腎等囊性病變相鑒別。
1 腎膿腫的低密度病灶,增強後為均勻環形強化,膿腫壁厚薄均勻,內壁光滑無壁結節,囊內容物均一無懸浮物,病灶周圍可見低密度水腫帶,腎周多伴感染,腎輪廓模糊,結合臨床鑒別亦較容易。
2 典型囊腫壁薄光滑無強化,其內為水樣密度與囊性腎癌鑒別不難,但由於部分複雜囊腫可緩慢演變,故腎囊腫的定期隨訪十分重要。當囊腫壁增厚或不規則;囊壁出現實性成分,並有強化;囊腫周圍出現軟組織影時應警惕惡性可能。另外,仔細觀察囊腫內分隔形態,有無懸浮物,鈣化灶位置也有助於定性診斷。
3 普通型腎透明細胞癌伴囊性變由於二者預後具有明顯差異,鑒別診斷尤為重要。
4 多房性囊性腎瘤是由間胚葉組織發展而來的錯構瘤,切面也可見大小不等的囊腔,囊液性質與多房性囊性腎細胞癌相似,但其背覆上皮為高柱或扁平上皮,囊腔內有纖維細胞、平滑肌及幼稚間胚葉組織。
5 成人型多囊腎病變常為雙側,腎臟體積明顯變大,被覆單層扁平或立方上皮,囊腔間有壓迫萎縮的腎實質,常伴有繼發感染。
囊性腎癌的CT表現包括:
(1)囊壁改變:囊壁增厚,且不均勻,不規則,增強掃描可見囊壁、分隔及結節的早期強化。
(2)鈣化:囊壁及分隔鈣化明顯,呈斑點狀、線條狀或殼狀。鈣化量及形態對良、惡性病變的鑒別很重要,良性鈣化多呈線型,量少,薄且細。
(3)分隔:囊性腎癌的分隔常見,且粗細不勻,>1mm,與囊壁交界處呈結節狀增厚。
(4)囊液:囊性腎癌的囊內密度不均勻,即囊液混濁,可出現碎屑,絮狀物及大塊狀凝血塊。
(5)病變與正常腎實質的分界:囊性腎癌病變與鄰近腎實質邊界不清,這與腫瘤缺乏包膜且呈浸潤性生長有關。
(6)囊性病變的大小:囊性腎癌病變常較大,較大的病變常有較多的惡性徵象,當囊性病變較小時,惡性徵象少或不明顯,診斷很困難。
囊性腫塊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囊性腎癌是腎癌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為腎偶發癌,病理分期分級低,預後與腫瘤大小無關,手術治療效果滿意,預後佳。手術可採用腎癌根治術,腎部分切除術,或腫瘤摘除術。
參看
關於「囊性腫塊」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