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類癌
A+醫學百科 >> 腫瘤 >> 直腸類癌 |
直腸類癌又稱嗜銀細胞瘤,發生於腸黏膜腺體的嗜銀細胞,約佔消化道類癌的17%-25%。因多從黏膜層的下部發生,早期即延伸至黏膜下,曾歸屬於黏膜下腫瘤,在腸鏡下呈灰白色或黃色質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腫物。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並能分泌5-HT,從而引起「類癌症候群」,其典型症状為腹瀉、潮紅、氣喘、紫紺和右心瓣膜病。
如何診治直腸類癌
直腸類癌多位於黏膜下層及黏膜深層,呈球形或扁豆形,體積較小,直徑一般在1.5cm以下,內鏡下無特徵性的表現。直腸類癌的確診有賴於對瘤體的正確取材及病理活檢,典型的病例可以看到瘤細胞形成巢狀或假菊花形團結構。組織學上有特徵性的形態變化:瘤細胞較小,形態一致,為圓形,核小而規則。直徑<1.0cm者首選腸鏡下電灼切除,直徑1.1-1.9cm可考慮手術治療,腫瘤直徑>2cm者建議擴大切除。值得注意的是類癌常同時或相繼並有其他腫瘤,故內鏡檢查時不應滿足於發現一種或一處腫瘤,而應在術前、術中仔細檢查,術後定期複查期隨訪,以便及時診治。
|
出自A+醫學百科 「直腸類癌」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B%B4%E8%82%A0%E7%B1%BB%E7%99%8C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直腸類癌」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