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竻薳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白竻薳 | 中藥圖典 | 
| 白竻薳 Bái Lè Yuǎn | |
|---|---|
| 別名 | 白茨葉、白竻花葉 | 
| 功效作用 | 治癰腫,療瘡,疥癩,創傷,胃痛。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生草藥性備要》 | 
| 毒性 | |
| 歸經 | |
| 藥性 | 寒 | 
| 藥味 | 辛、苦 |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 Bái Lè Yuǎn
【別名】 白茨葉(《分類草藥性》),白竻花葉(《福建中草藥》)。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葉。全年可采。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刺三甲"條。
【性味】 《本草求原》:"苦辛,微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梗:洗螆癩。"
②《本草求原》:"梗:治爛腳,螆疥,消瘡。"
③《分類草藥性》:"葉:塗刀傷,生肌。"
【用法用量】 外用:煎湯洗或搗敷。內服:煎湯,3~5錢。
【附方】 ①治腿膿瘍:鮮白竻薳適量,和冷粥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蛇頭疔:鮮白竻薳適量,冷飯少許,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③治項癰:鮮白竻花嫩葉加紅糖、食鹽、冷米飯,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 ||||||||||||||||||||||||||||
出自A+醫學百科 「白竻薳」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9%BD%E7%AB%BB%E8%96%B3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白竻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