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瓠子 | 中藥圖典 |
瓠子 Hù Zǐ |
|
---|---|
別名 | 甘瓠、甜瓠、淨街棰、龍蜜瓜、天瓜)、長瓠、扁蒲、淨街槌、葫蘆、龍密瓜、天瓜 |
功效作用 | 利水;清熱;止渴;除煩。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
英文名 | pericarp of Hispid Bottle Gourd |
始載於 | 《唐本草》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 |
《中藥大辭典》:瓠子
【出處】 《唐本草》
【拼音名】 Hù Zǐ
【別名】 甘瓠(《詩經》),甜瓠(《千金.食治》),淨街棰(《清異錄》),龍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長瓠(《綱目》),扁蒲(《群芳譜》)。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瓠子的果實。夏季採收。
【原形態】 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鬚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圓形至腎狀卵圓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略相等,稍有角裂或3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短齒,基部心形;葉柄長5~30厘米,頂端具腺齒2枚。花單生,夕開早萎;雄花具長柄,較葉柄為長;雌花柄較短。花萼長2~3厘米,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或倒卵形,長3~4厘米,寬2~3厘米,邊緣皺曲。雄花雄蕊3枚,花藥結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圓棒形,嫩時略柔軟,綠色,老熟後,外皮變硬,呈白色或黃色。種子多數,白色,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平截或有2角。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性味】 甘,寒。
①《千金.食治》:"味甘,平,滑,無毒。"
②《唐本草》:"甘,冷,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微毒。"
【功效與作用】 利水,清熱,止渴,除煩。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②《唐本草》:"通利水道,止渴消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2~4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 《千金.食治》:"扁鵲雲,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
【附方】 ①治小兒初生周身無皮:用瓠燒灰,調油搽之。
②治左癱右瘓:瓠子燒灰,酒下。
③治痰火腿腳疼痛:瓠子烤熱包之。
④治諸瘡膿血流潰,楊梅結毒,橫痃魚口:瓠子用蕎麵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選方出《滇南本草》)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瓠子
【出處】 1.《唐本草》:瓠味皆甜,時有苦者而似越瓜,長者尺余,頭尾相似。與甜瓠蔞體性相類,啖之俱勝冬瓜。
2.《群芳譜》:瓠子,江南名扁蒲。就地蔓生,處處有之。苗、葉、花俱如葫蘆,結子長一、二尺,夏熟。亦有短者,粗如人肘,中有瓤,兩頭相似。味淡,可煮食,不可生啖,夏月為日常食用,至秋則盡,不堪久留。
【拼音名】 Hù Zǐ
【英文名】 pericarp of Hispid Bottle Gourd
【別名】 甘瓠、甜瓠、淨街槌、葫蘆、龍密瓜、天瓜、長瓠、扁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瓠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hispida (Thunb.) Hara [Cucubita hispida Thunb.]
採收和儲藏:夏、秋兩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達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卷鬚纖細,上部分歧;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稍淺裂,邊緣小齒。花單性,雌雄同株;花白色。雄花花萼筒漏斗狀,裂片披針形,花冠裂片皺波狀;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圓柱狀,密被粘質長柔毛。果實粗細均勻而呈圓柱狀,稍彎曲,長60-80cm,綠白色,果肉白色。花期7-8月,果實8-9月。
【生境分布】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 果實含葫蘆苦素(cucurbitacin)D[1].
【藥理作用】 人服用煮熟的果實後20-40min可引起嘔吐,9h後發生包性胃痛和腹瀉,18h後恢復。分析結果提示與瓠子果實中葫蘆苦素D含量高有關[1]。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與作用】 利水;清熱;止渴;除煩。主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60-120g;或燒顧性研末。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
【注意】 《千金.食治》:扁鵲雲,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
2.《唐本草》:通利水道,止渴消熱。
3. 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大腸,潤澤肌膚。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瓠子」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