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狼尾草
Lánɡ Wěi Cǎo
狼尾草
別名 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稂、童粱、孟、狼尾、董蓈、宿田翁、守田、狼茅、小芒草、狗尾草、者鼠根、狗仔尾、黑狗尾草、蘆稈莛、老鼠根、光明草、狗尾巴草、芮草
功效作用 清肺止咳;涼血明目。主肺熱咳嗽目赤腫痛
英文名 Herb of Chinese Pennisetum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狼尾草為禾本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該種小穗單生,偶有2-3枚簇生。鬚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高達30-120厘米,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多生於海拔50-3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國內外均有分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耐輕微鹼性,亦耐乾旱貧瘠土壤。狼尾草生性強健,萌發力強,容易栽培,對水肥要求不高,少有病蟲害。多年生狼尾草根系較發達,具有良好的固土護坡功能。其全草、根或根莖均可供藥用,其中,全草可清熱涼血止血;根或根莖清熱解毒。此外,它還是一種飼用植物和觀賞植物。

狼尾草(圖1)

  

目錄

形態特徵

狼尾草(學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多年生。鬚根較粗壯。稈直立,叢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葉鞘光滑,兩側壓扁,主脈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狀,稈上部者長於節間;葉舌具長約2.5毫米纖毛;葉片線形,長10-80厘米,寬3-8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生毛。圓錐花序直立,長5-25厘米,寬1.5-3.5厘米;主軸密生柔毛;總梗長2-3(-5)毫米;剛毛粗糙,淡綠色或紫色,長1.5-3厘米;小穗通常單生,偶有雙生,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第一穎微小或缺,長1-3毫米,膜質,先端鈍,脈不明顯或具1脈;第二穎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具3-5脈,長約為小穗1/3-2/3;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7-11脈;第二外稃與小穗等長,披針形,具5-7脈,邊緣包著同質的內稃;鱗被2,楔形;雄蕊3,花藥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穎果長圓形,長約3.5毫米。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細胞2-4行為長筒狀、有波紋、壁薄的長細胞;下表皮脈間5-9行為長筒形,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染色體2n=18。花果期夏秋季。  

地理分布

中國自東北、華北經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區均有分布;日本、印度、朝鮮、緬甸、巴基斯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大洋洲及非洲也有分布。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寒冷濕氣候。而旱,耐砂土。宜選擇肥沃、稍濕潤的砂地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直播。2-3月,將種子均勻撒入整好的地上,蓋一層細土。分株繁殖:將草帶根挖起,切成數叢,按行距15cm×10cm開穴栽種,蓋土澆水。   

田間管理

出苗後,及時拔除雜草,每年施1-2次追肥,肥料以人畜糞水為主。  

應用價值

藥用價值

⑴狼尾草

中藥名】狼尾草(《本草綱目拾遺》)

【別名】稂、童粱、孟、狼尾、守田、宿田翁、狼茅、蘆稈莛、小芒草、狗尾草、老鼠根、狗仔尾、大狗尾草、黑狗尾草、光明草、狗尾巴草、芮草。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Pennisetum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的全草。

【功效分類】清熱藥涼血止血藥。

性味歸經】甘;性平。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明目。主治肺熱咳嗽;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⑵狼尾草根

【中藥名】狼尾草根(《四川中藥志》)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Pennisetum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根及根莖。

【功效分類】清熱藥;解毒藥

【性味歸經】甘;平。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解毒。主治肺熱咳嗽;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其它用途

可作飼料;也是編織或造紙的原料;也常作為土法打油的油杷子;也可作固堤防沙植物。

關於「狼尾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