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和病人及接觸者的管理方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流行病學》 >> 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和病人及接觸者的管理方法
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目錄

病 名 潛伏期 傳 染 期 隔 離 期 接觸者觀察期
最長最短 常見
麻疹 6~21天,被動免疫後可延至28天 10~11天 出疹前後各5天 出疹後5天 醫學觀察21天,若接受被動免疫可延長7天
流行性感冒 數小時~3天 1~2天 從潛伏期末至退熱時止均有傳染性,能迅速侵犯易感人群 退熱後2天 大流行發生時,可集體單位進行檢疫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10天 7天 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病後3周大多停止排菌 隔離至臨床症状消失後3天,但從發病日算起不得少於7天 醫學觀察7天
猩紅熱 12小時~12天 2~5天 潛伏期末及整個疾病期均有傳染性,恢復期後一定時間內仍有傳染性 病人入院隔離治療6天即可出院 醫學觀察7~12天
百日咳 2~21天 10天左右 潛伏期末至卡他期傳染性最強,發病40天後無傳染性 發病後40天或出現痙咳後30天 醫學觀察21天
白喉 1~6天 2~4天 發病開始在整個患病期均有傳染性,部分病人在恢復期仍可排菌 症状消失後,兩次鼻咽分泌物連續培養陰性(間隔2天),可解除隔離 醫學觀察7天
傷寒 5~39 12~18天 從潛伏期末就有傳染性,相當一部分病人在恢復期頭2~3周內,繼續排出病原體,3%~5%可成為慢性帶菌者,在此期間均有傳染性 應隔離至退熱後15~20天,有條件的地區可於退熱後第5天和第10天作兩次糞便培養,陰性者可解除隔離 疫源地施行終末消毒後,觀察21天
細菌性痢疾 1~7天 2~4天 從發病開始就有傳染性,一般症状消失後1~2周內停止排菌,遷延性病人可長期排菌,並有傳染性 監床症状消失後,隔日連續2次糞便培養,結果陰性者即可解除隔離,或大便正常後一周解除隔離 疫源地施行終末消毒後,觀察7天
霍亂 數小時~7天 1~3天 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症状期傳染性最大,多數病人於恢復期2周內停止排菌,個別可超過3個月 監床症状恢復後,隔日連續3次糞便培養,結果陰性者即可解除隔離 接觸人員隔離5天同時作醫學觀察與糞培養。進行交通及海港檢疫
病毒性肝炎 甲型:15~50天
乙型:60~160天
丙型:5~12周
甲型:3~4周
乙型:100天左右
丙型:6~9周
甲型:自潛伏期末至出現黃疸後2~3周或更長
乙型:自潛伏期末開始有傳染性,長者可達一年以上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臨床期傳染性最大,慢性病人亦有傳染性,最長達6年以上
急性病人自發病起不少於30天,托幼機構要隔離40天
急性期隔離至病情穩定,慢性病人按病原攜帶者處理
疫源地處理後,對密切接觸者觀察40天
同乙型觀

丁型:4~20周
戊型:2~9周
戊型:6周 急性感染HDAg血症可持續25天,慢性感染者HDAg與抗-HD消失以前有傳染性
自潛伏期末至病後2周
B型肝炎
自發病起隔離3周
同B型肝炎
醫學觀察45天,免疫球蛋白預防效果報導不一
脊髓灰質炎 3~35天 7~14天 在潛伏期、全病程及病後一段時間內,均有傳染性,但在發病後頭10~14天中傳染性較強 隔離期限不少於發病後40天 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20天
布魯菌病 2天~2月 7~14天 發病後第2周可在尿中發現病原體,可保持2~3個月,但作為傳染源意義不大 監床症状消失後可除隔離 不檢疫
鉤端螺旋體病 1~30天 7~14天 發病後第2周可在尿中發現病原體,可保持2~3個月,但作為傳染源意義不大 病人隔離至監床痊癒為止
瘧疾 間日瘧:12~24天最長8~12個月惡性瘧:
10~15天三日瘧:15~25天
14天
12天
20天
血中有配子母細胞的病人與病原攜帶者。瘧疾發作次數愈多,血中配子母細胞也愈多。發病時間愈長,流行病學意義愈大 病人應予以治療,不隔離,但要滅蚊 不檢疫
流行性乙型 4~21天 14天 一般在發病後5天內有 隔離至體溫正常為止 不檢疫
腦炎 傳染性
鼠疫 腺鼠疫:2~8天肺鼠疫:數小時~3天 3~6天
1~3天
病情越重傳染性越強 腺鼠疫應隔離至淋巴腫完全痊癒出院,肺鼠疫應在監床症状消失後,痰檢查3次陰性出院 接觸者檢9天,進行預防接種血清預防者應延至12天
流行性出血熱 7~35天 14天 人作為傳染源意義不大 隔離至急性症状消失為止 不檢疫
愛滋病 數月至5年 數月~2年 自血中檢出HIV抗體起即有傳染性 應立即採取隔離措施,並送至衛生行政部門指定單位治療 嚴密觀察,長期追蹤,並在調查時第6個月及一年時采血檢測
32 醫院感染的管理 | 消毒 32
關於「流行病學/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和病人及接觸者的管理方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