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魚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水晶魚 | 中藥圖典 |
水晶魚 Shuǐ Jīnɡ Yú |
|
---|---|
別名 | 鱤魚、鯎魚、銀魚麵條魚 |
功效作用 | 健脾補虛;潤肺止咳。主營養不良;脾虛泄瀉;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咳嗽 |
英文名 | taihu shortsnout icefish |
始載於 | 《食物本草》 |
毒性 | |
歸經 | 胃經、肺經、脾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魚類.藥材
水晶魚 (姚可成《食物本草》)
【異名】鱤魚(姚可成《食物本草》)。【來源】為銀魚科動物太湖短吻銀魚的全體。
【生態環境】 1.為小型小層魚類,生活於近海,性喜集群,以浮游小動物為主食。三、四月於長江口區產卵。具有海洋至江河回遊的習性。 2.為小型小層魚類,習性與前種相似。只唯在南海冬季11-12月產卵。
【採收和儲藏】3-5月汛期捕捉,捕後洗淨鮮用或加工成魚乾。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山東至浙江沿海地區。尤以長江口崇明等地為多。 2.全國沿海均有分布。
【動物形態】太湖短吻銀魚,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後段較側扁。體長約7~8厘米。頭部扁平。口小,吻短鈍,下頜略長。上、下頜骨各有1排細齒,口蓋上無齒;下頜前端亦無犬齒。背鰭Ⅱ12~14,起點至吻端的距離為至尾基距離的2.5倍。臀鰭Ⅲ21~24,位於背鰭後下方,背鰭後有一小而透明的脂鰭。體柔軟,除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排較大的鱗片外,全體無鱗。生活時全體透明,從頭的背後可清楚地看到腦的形狀;死後體為乳白色。各鰭較透明,無色,體側每邊沿腹面各有一行黑色素小點。生活於湖泊內,主食浮遊動物,也食少量的小蝦和魚苗。產卵期4月。分布江蘇太湖和沿長江中、下游的許多湖泊中,尤以太湖最著。
【性味】甘,平。
|
出自A+醫學百科 「水晶魚」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0%B4%E6%99%B6%E9%B1%BC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水晶魚」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