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脈南蛇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毛脈南蛇藤
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
別名 豬糞藤
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熱淋濕疹跌打損傷瘡瘍腫痛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毛脈南蛇藤  

目錄

別名

豬糞藤。  

漢語拼音

mao mai nan she ten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pubescens Makino  

功效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科屬分類

衛矛科  

主治

熱淋濕疹跌打損傷瘡瘍腫痛  

生態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雜木內和溪谷邊疏林緣。常攀附樹上或灌叢中。  

採收和儲藏

春、秋季採收,切段晒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浙江等地。  

用藥禁忌

孕婦慎服。  

動植物形態

毛脈南蛇藤 落葉攀緣灌木,高可達12m。莖幹多分枝,小枝圓筒形,灰褐色,光滑無毛,有明顯的圓形小皮孔,髓實質而呈白色;冬芽小,卵圓形。單葉互生,老時帶革質;葉柄長1-2cm;葉片近圓形、廣倒卵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長5-10cm,寬3-6cm,先端驟尖、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少數為截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上面通常光滑無毛,葉脈在下面隆起被短柔毛。花雌雄異株,生於葉腋,排列呈短聚傘花序,或在頂部與葉對生,成聚傘狀圓錐花序,總梗與花柄等長,花直徑約5mm,淡黃綠色;花瓣5,卵狀長橢圓形長4-5mm,著生在杯狀花盤的邊緣;雄花雄蕊5,花絲稍長,與花瓣互生,花藥2室,縱裂;雌花有雄蕊5,較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呈短柱狀,柱頭3裂。蒴果,通常3室,球形,直徑7-8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成熟時呈橙黃色,3瓣裂,裂片卵圓形,呈囊狀,每室有種子1-2顆。種子卵形至橢圓形,長約4mm,寬約3mm,表面光滑,棕褐色,外包有肉質紅色假種皮。花期5-6月,果期10月。  

功效分類

清熱利濕藥;消腫解毒藥  

性味

辛;平  

藥材基源

為衛矛科植物毛脈南蛇藤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出處

《中華本草》

關於「毛脈南蛇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