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棗樹皮
Zǎo Shù Pí
別名  
功效作用 澀腸止瀉鎮咳止血。主泄瀉痢疾咳嗽崩漏外傷出血燒燙傷
英文名 Bark of Common Jujube, Bark of Chnese Date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棗樹皮

【出處】 《綱目》

【拼音名】 Zǎo Shù Pí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樹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幹上將老皮刮下,晒乾。

【原形態】 植物形態詳"大棗"條。

【藥理作用】 小鼠灌服棗樹皮(品種未鑒定)醇提物,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鎮咳作用不明顯;但如腹腔注射,則有鎮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性味】 性溫,無毒。(《中藥通報》2(3):122,1956)

【功效與作用】 收斂止瀉,祛痰,鎮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腸炎慢性氣管炎目昏不明,燒燙傷外傷出血

①《綱目》:"洗目,昏者變明。"

②收斂,止血,去濕。治腹瀉,刀傷。(《中藥通報》2(3):122,1956)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0.5~1錢。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 ①治目昏不明:棗樹皮、老桑樹皮等分。燒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洗,昏者復明。忌葷、酒、房事。(《綱目》)

②治腹泄:棗樹皮一束,炒焦為末。車前子三錢煎湯送下,早晚各服五分,飯前服。(《中藥通報》2(3):122,1956)。

③治菌痢、腸炎:老棗樹皮,除去泥垢,研成細粉。每次沖服三分,每天三次。(《全展選編.傳染病》)

④治刀傷:棗樹皮三錢,當歸一錢。各炒為極細末,瓶裝備用。如遇刀傷,流血不止,以此藥粉干撒患處,結痂牢固,不易感染。(《中藥通報》2(3):122,1956)

⑤治燒燙傷:棗樹皮,烘乾研粉,加倍量的50~60%酒精浸泡24小時,過濾。濾液每100毫升加樟腦5克,蟾酥2.5克。用時噴霧於傷面,或用棉球輕輕擦拭。(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應用】 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

取老棗樹皮洗淨晒乾研粉,每次沖服3分,每日3次,兒童酌減。大部分患者服藥1~3天症状減輕,大便次數減少,腹痛消失,2~6天臨床痊癒。初步觀察,棗樹皮粉不僅有收斂止瀉作用,還有類似消炎藥或抗菌素的功能。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棗樹皮製成提純棗樹片(每片150毫克,相當於生藥3克),每次片,日服2次;或用棗樹皮研粉製成生藥片,每次1克,日服3次。據3、4月份以後用藥的686例的臨床觀察,近期總有效率為84.6%,其中提純棗樹片組253例,總有效率達92.4%。服藥後一般痰量減少,由濃變稀,咳嗽減輕;多數病人食慾增加,睡眠好。服生藥片患者多數有口乾感,少數有胃脘脹悶、鼻衄便秘不良反應。另外,曾用棗樹皮提取物與豬膽汁配伍製成復方棗樹片,於發病高峰的秋冬期間治療老年慢性氣管炎127例,結果有效率為73.2%,雖較棗樹片為低,但與用藥時期不同有關。

③治療感染創面

用棗樹皮粉加香油、黃蠟製成軟膏外塗。有收斂、消炎、止痛、止癢等作用。經過治療的創面肉芽新鮮,上皮生長良好。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棗樹皮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 Zǎo Shù Pí

【英文名】 Bark of Common Jujube, Bark of Chnese Dat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

採收和儲藏: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幹上將老皮刮下,晒乾。

【原形態】 棗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有長枝、短枝和新枝,長枝平滑,無毛,幼枝纖細略呈「之」形彎曲,紫紅色或灰褐色,具2個托葉刺,長刺可達3cm,粗直,短刺下彎,長4-6mm;短枝短粗,長圓狀,自老枝發出;當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簇生於短枝上。單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6mm,長枝上的可達1cm;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長3-7cm,寬2-4cm,先端鈍圓或圓形,具小尖頭,基部稍偏斜,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沿脈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脈。花黃綠色,兩性,常2-8朵著生於葉腋成聚傘花序;萼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5,倒卵圓形,基部有爪;雄蕊5,與花瓣對生,著生於花盤邊緣;花盤厚,肉質,圓形,5裂;子房2室.與花盤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長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cm,直徑1.5-2cm,成熟時紅色,後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厚、味甜,核兩端銳尖。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700m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全國各地廣為栽培,栽培品種甚多。

資源分布:原產我國,現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種植。

【藥理作用】 小鼠灌服棗樹皮(品種未鑒定)醇提物,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鎮咳作用不明顯;但如腹腔注射,則有鎮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性味】 苦;澀;溫

歸經】 肺;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 澀腸止瀉;鎮咳止血。主泄瀉;痢疾;咳嗽;崩漏;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研末,1.5-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洗目,昏者變明。

2.治腹瀉,刀傷。〔《中藥通報》2(3):122,1956〕。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棗樹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