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異常體溫的觀察和護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基礎護理學》 >> 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觀察及測量 >> 體溫的觀察及測量 >> 異常體溫的觀察和護理
基礎護理學

基礎護理學目錄

疾病、藥物與其它因素(高熱或寒冷環境),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受損時,產熱和散熱的平衡關係發生變化,出現異常體溫。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是異常現象。

(一)發熱

病理性的體溫升高超過一般人的正常範圍稱發熱。由於致熱源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中樞功能紊亂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或散熱減少所致。發熱是疾病的常見症状,也是機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防禦反應,但長期發熱可使體內能量物質大量消耗。引起重要器官功能發生障礙。

1.引起發熱的原因

(1)感染性發熱臨床上最常見,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原蟲寄生蟲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發熱 中樞性發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所致(中暑腦外傷);吸收熱(大面積燒傷內出血);變態反應性發熱(風濕熱藥物熱輸液反應);內分泌代謝障礙所引起的發熱(甲亢、失水)。

2.發熱程度的劃分(以口腔溫度為計)

(1)低熱 體溫37.5-37.9℃。如結核病,風濕熱。

(2)中等熱 體溫38-38.9℃。如一般性感染性疾病

(3)高熱 體溫39-40.9,如急性感染疾病。

(4)超高熱 體溫℃41以上,如中暑

3.發熱的過程

(1)體溫上升期 其特點為產熱大於散熱。臨床表現病人自感畏寒無汗皮膚蒼白。由於皮膚血管收縮,皮溫下降所致。此期時間長短因素而異,有的幾小時體溫就上升到最高點,如肺炎雙球菌肺炎瘧疾等;也有在數日內上升到最高點,如傷寒疾病等。

(2)高熱持續期 其特點為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於平衡,體溫維持在較高狀態。病人表現出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唇乾燥,呼吸脈搏加快,此期可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數周。

(3)體溫下降期(退熱期) 其特點為散熱增加而產熱減少,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病人表現為大量出汗和皮膚溫度下降。退熱的方式有驟退和漸退兩種。驟退型體溫急劇下降;漸退型為體溫逐漸下降。體溫下降時,由於大量出汗體液喪失,老年體弱及心血管病者,易出現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厥冷等虛脫休克現象,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如果體溫突然下降,脈搏、呼吸增快,全身症状加重,則是病情惡化的表現。若是體溫下降,症状減輕,則表示病情好轉,趨向正常。

4.熱型

根據病人體溫變化的特點分類,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常見的熱型有以下幾種。

稽留熱


(1)稽留熱 體溫升高達39℃以上,持續數天或數周,日差不超過1℃。常見於大葉性肺炎、傷寒、副傷寒等。

弛張熱


(2)弛張熱 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體溫仍超過正常。常見於風濕熱、敗血症肝膿腫等。

間歇熱


(3)間歇熱 發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然上升達39℃以上,且伴畏寒,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後下降至正常,退熱時常伴大汗淋漓,經數小時或數日後又再次發熱。常見於瘧疾、腎盂腎炎淋巴瘤等。

不規則熱


(4)不規則熱 體溫在一日內變化無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於流行性感冒肺結核支氣管肺炎等。

(二)對高熱病人的觀察及護理

1.臥床休息高熱時,代謝增快,進食少,消耗大,體質虛弱,故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2.保暖發熱早期,病人常伴畏寒,皮膚蒼白,應調節室溫,注意保暖,必要時給熱飲料。

3.心理護理病人高熱時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護士應體貼、安慰病人,及時有效地解除軀體痛苦,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4.降溫 較好的降溫措施是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9℃,可用冰袋冷敷頭部,體溫超過39.5℃時,可用酒精擦浴、溫水擦浴或作大動脈冷敷。物理降溫半小時後觀測體溫,並做好記錄及交班。

5.密切觀察 高熱病人應每隔4小時測量體溫一次,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脈博、呼吸、血壓及出汗等體症。小兒高熱易出現驚厥,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體溫恢復正常三天後,可遞減為每日測二次體溫。

6.營養和水分的補充給病人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鼓勵少量多餐,多飲水。對不能進食者,遵醫囑予以靜脈輸液或鼻飼,以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營養物質。

7.口腔護理高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粘膜乾燥,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極易引起口腔炎舌炎和粘膜潰湯,應在晨起、睡前的飯後協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防止口腔感染,口唇乾裂者應塗油保護。

8.保持清潔在退熱過程中病人大量出汗,應及時擦乾汗液,更換衣服及床單、被套、以防著涼。

(三)體溫過低

體溫在35.5℃以下稱體溫過低。常於早產兒及全身營養衰竭的危重病人。前者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溫度變化不能自行調節;後者則因末稍循環不良,特別是在低溫環境中,如保暖措施不當,極易導致體溫不升。

若發現上述情況,除及時報告醫生外,應設法提高室溫(24-26℃為宜),採取相應的保暖措施,如加蓋被、足部放熱水袋等,對老人、小兒及昏迷患者,應注意防燙傷,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32 正常體溫的觀察及生理性變化 | 測量體溫方法 32
關於「護理學/異常體溫的觀察和護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