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樹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巴豆樹根
Bā Dòu Shù Gēn
別名 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行千里
功效作用 癰疽疔瘡跌打損傷蛇傷風濕痹痛,胃痛
英文名 Root of Purging Croton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有毒
歸經 心經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藥名

巴豆樹根

別名

大葉雙眼龍根、擋蛇劍、獨行千里

漢語拼音

ba dou shu gen

英文名

Root of Purging Croto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Croton tiglium L.

歸經

心;肝;腎

中藥化學成分

生物鹼、酚類、糖類與鞣質

考證

出自《綱目》。

科屬分類

大戟

生態環境

生於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見栽培。

各家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溫中散寒祛風消腫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晒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功效分類

祛風藥;解毒藥

炮製方法

洗淨,切片,晒乾。

性味

辛;溫;有毒

藥材基源

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樹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煎水熏洗,酒浸或研末調敷  

主治與功效

主治

胃痛寒濕痹 痛;牙痛外傷腫痛;癰疽疔瘡;毒蛇咬傷

功效

溫中散寒;祛風鎮痛;殺蟲解毒  

動植物形態

巴豆 灌木或小喬木,高2-10m。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毛,老枝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6cm;托葉線形,長2-4mm,早落;葉膜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枚無柄的杯狀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齒尖常具小腺體,幼時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後變無毛或在下面被極少數星狀毛,干時呈淡黃色。總狀花序頂生,長5-14cm,有時達觀20cm,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也有全為雄花而無雌花的;苞片鑽狀,長約2mm;雄花花梗細而短,長3-4mm,有星狀毛;雄花綠色,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狀毛,裂片卵形,長約2mm;花瓣5,長圓形,與花萼幾

等大,反卷,內面和邊緣生細綿毛雄蕊15-20,著生花盤邊緣,花絲上部被柔毛,花藥干時呈黑色;花盤盤狀,邊緣有淺缺刻;無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較粗,長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長圓形,外被星狀毛,長約2.5mm;無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狀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個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長圓形,有3鈍角,長約2cm,近無毛或被稀疏星狀毛,種子3顆,長卵形,背面稍凸,淡黃褐色,長約是1cm,寬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關於「巴豆樹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