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牽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山牽牛
Shān Qiān Niú
山牽牛
別名  
功效作用 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主胃痛跌打損傷;瘡蛇咬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種中文名:山牽牛

種拉丁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ttl. ex Willd .) Roxb.

科中文名:爵床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屬中文名:山牽牛屬

屬拉丁名:Thunbergia

國內分布:產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鼓浪嶼

國外分布:印度及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中國植物志:70:026

植物形態:攀緣灌木。分枝較多,可攀緣很高,匍枝曼爬,小枝條稍4棱形,後逐漸復圓形,初密被柔毛,主節下有黑色巢狀腺體及稀疏多細胞長毛。葉具柄,葉柄長達8厘米,被側生柔毛;葉片卵形、寬卵形至心形,長4-9 (15) 厘米,寬3-7.5厘米,先端急尖至銳尖,有時有短尖頭或鈍,邊緣有2 (4) -6 (8) 寬三角形裂片,兩面干時棕褐色,背面較淺,上面被柔毛,毛基部常膨大而使葉面呈粗糙狀,背面密被柔毛,通常5-7脈。花在葉腋單生或成頂生總狀花序,苞片小,卵形,先端具短尖頭;花梗長2-4厘米,被短柔毛,花梗上部連同小苞片下部有巢狀腺體;小苞片2,長圓卵形,長1.5-3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外面及內面先端被短柔毛,邊緣甚密,內面無毛,遠軸面連合在一起;花冠管長5-7毫米,連同喉白色,喉22-25毫米,自花冠管以上膨大,冠檐藍紫色,裂片圓形或寬卵形,長2.1-3毫米,先端常微缺;雄蕊4,花絲下部逐漸變寬,長8-10毫米,無毛,花藥不外露,藥隔突出成一銳尖頭,藥室不等大,不包括刺長7和9毫米,基部具彎曲長刺,長3和2.5毫米,另2花藥僅1藥室具刺,長2.5毫米,在縫處有髯毛;花粉粒直徑86微米;子房近無毛,花柱無毛,長17-24毫米,柱頭近相等,2裂,對摺,下方的抱著上方的,不外露。蒴果被短柔毛,帶種子部分直徑達13毫米,高18毫米,喙長20毫米,基部寬7毫米。

關於「山牽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