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乳糜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乳糜瀉又稱麩質(gluten)過敏性腸病。過去由於病因不明,也曾稱之為特發性吸收不良症候群。現已證明本病是由於進食麥類食物,包括小麥大麥黑麥,機體對其中所含蛋白質成分麩質產生過敏所致。燕麥是否可引起本病,尚有不同意見,至少為害較輕。這種過敏反應,使小腸上部黏膜發生廣泛病變,臨床表現脂肪瀉等吸收不良症状,且是一種終身性疾病

目錄

小兒乳糜瀉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1.致病因素 麥類中的麩質(俗稱麵筋)是一種複合的植物蛋白。它可分解為4種蛋白質,即麥膠蛋白(gliadin),又稱醇溶麩蛋白;麥谷蛋白(glutenin);白蛋白球蛋白。其中麥膠蛋白是本病的致病因素。

2.與遺傳的關係 病兒一級親屬中本病患病率約為2%~3%,如作小腸黏膜活檢,10%親屬小腸黏膜具有本病典型改變,明顯高於一般人群。同卵雙胎同時患病者約佔70%。這些都說明本病發病與遺傳相關。通過白細胞抗原測定,發現本病發病與HLA抗原B8、DR3、DR7、DQ、W2及DR4相關,80%~90%病人為HLA-B8陽性者。人群中HLA-B8較多的地區,本病發病率也較高,如愛爾蘭西南地區。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麥膠蛋白引起小腸黏膜損傷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有認為與腸黏膜缺乏一種肽酶,使麥膠蛋白不能被分解而沉積在腸黏膜相關;但該肽酶並不呈長期缺乏。故目前多傾向認為發病與免疫相關,免疫機制尚不明。有認為麥膠蛋白作為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複合物,後者可促使T及K(殺傷)淋巴細胞在腸黏膜聚集,通過細胞免疫反應損傷腸黏膜。未經治療的病人血清中可測到抗麥膠蛋白IgA抗體。也說明本病與免疫有關。

2.病理 小腸上部黏膜病變廣泛是本病特點之一。黏膜變平,有淺溝將其分隔呈不規則溝回狀。鏡下絨毛萎縮、變短,其至變平,使小腸吸收面積顯著減少,陷窩上皮增生,使陷窩加深、扭曲。絨毛上皮細胞表面不整齊,胞漿內有空泡形成。上皮細胞間有淋巴細胞浸潤固有層有慢性炎性細胞(漿細胞B淋巴細胞等)浸潤。雖絨毛縮短、隱窩延長也可見於其他疾病,如輪狀病毒腸炎、藍賈第鞭毛蟲病及熱帶口炎性腹瀉等,但這些疾病無上皮細胞改變,且黏膜變薄,本病黏膜厚度正常。牛奶或豆蛋白腸病免疫缺陷病腸道病變,多為斑片狀,絨毛也僅表現為部分萎縮,與本病黏膜病變廣泛有所區別。

小兒乳糜瀉的症状

嬰兒未吃麥食前不會發生本病,以後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1~2歲為發病高峰,但不同地區、不同年份可有所差異。發病大多隱襲,常在數月、數年才明確診斷。病情輕重差異很大,輕者可完全無症状,只藉家族史及小腸活檢證實;嚴重者表現為嚴重小腸吸收不良。典型病例表現如下:

1.消化道症状 多數病人具有慢性腹瀉脂肪瀉等吸收不良症状,如糞便色淡、油脂狀、惡臭,每天排便2~3次,也可每天1次,但便量很多,腹瀉可間歇性加重,變為水樣便,易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但少數病兒可無腹瀉,甚至發生便秘。病兒多有厭食,但偶見食慾反增加。其他症状尚有嘔吐腹痛腹脹脫肛等。

2.生長發育落後 由於吸收不良身高、體重常明顯落後,生長速度緩慢。肌肉消瘦,尤以肢體近端明顯。約30%病兒可並有牙釉質發育不良,停食麥膠蛋白後,也可恢復。

3.其他營養缺乏症 常見的有由於鐵、葉酸吸收不良致營養性貧血,病兒表現面色蒼白。由於蛋白吸收不良及失蛋白腸病,可致低蛋白血症,嚴重時致營養不良水腫脂肪吸收不良可致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引起維生素A、D、E及K缺乏的相應症状。

4.精神症状 可有煩躁、性格改變及睡眠紊亂等。 病兒多有吸收不良症候群實驗室檢查異常,如糞脂增加,血清胡蘿卜素降低、木糖吸收試驗減少,血紅蛋白降低,低蛋白血症,及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症的檢查所見,但這些異常只能證明存在吸收不良,並不能肯定吸收不良是由本病所致。本病確診需根據:

1.活檢 小腸黏膜活檢有乳糜瀉特徵性病理改變。

2.飲食療法 飲食療法即飲食中去除一切含麥膠的食物後,症状迅速消失,體重開始增長。在未獲取小腸黏膜標本前,不宜先採用飲食治療,因一旦症状改善,難以肯定是自然恢復,還是飲食療法的效果。具備上述二條即可初步診斷為本病。

3.誘發試驗 誘發試驗陽性,即重新試給含麥膠蛋白的飲食後,無論症状是否複發,小腸病理改變又重現,即可確診為本病。2歲以上病兒是否需作誘發試驗尚有爭論,2歲以下一般都主張進行,因為此年齡一些其他疾病也可引起類似的小腸病理改變。誘發試驗應在開始飲食療法後2年,待小腸黏膜病理改變完全恢復正常時再進行。為了避免出現嚴重症状,可給少量麥食,如每天1~2片麵包,多數病兒可以耐受,常需2年或2年以上腸黏膜才重新出現典型病理改變。近年發現,未經治療的病兒血C3補體偏低,不足半數病兒IgM降低,血清抗麥膠蛋白IgA抗體、抗網硬蛋白(reticulin)抗體及抗肌內膜(endomysium)抗體可呈陽性,敏感、特異性均較高。結合小腸活檢即可診斷。這些抗體在飲食治療後可消失,誘發試驗又可重新出現。

小兒乳糜瀉的診斷

小兒乳糜瀉的檢查化驗

1.血常規生化檢查 血常規檢查常為大細胞性貧血,也可為正細胞貧血或混合性貧血。血清鉀、鈉、鈣、鎂、磷等均可降低,血漿白蛋白、膽固醇磷脂和凝酶原也可降低,嚴重病例血清葉酸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2均可降低。

2.小腸吸收不良的測定 脂肪定量的研究是測定脂類吸收不良的最好的方法,可以通過在相同的間隔時間內口服相同克數的脂肪,在72h內測定糞便脂肪的排泄情況,由此可以算出脂肪吸收的百分數,正常時大於94%。由於本實驗需要準確地收集大便,小嬰兒有時收集全部大便有一定困難,因此應用受到限制。口服木糖試驗,即1h血清木糖試驗常被應用。在體重30kg以下兒童口服5mg木糖或14.5~25mg/m2,隨後測定血清60min時的木糖含量,不過本試驗的假陽性假陰性率較高,限制了其應用。

3.小腸滲透性試驗 滲透性試驗是根據小腸黏膜對糖的滲透性來設計的一項非創性試驗。麥膠性腸病的病人由於小腸黏膜面積的減少,小分子的甘露醇鼠李糖(6-去氧-L-甘醇糖)吸收減少。而由於細胞內的通道增大或由於細胞膜的病變使大分子的乳果糖纖維二糖吸收增多,這使其二糖與單糖的比率下降,提示麥膠性腸病的診斷。雖然這一試驗對空腸黏膜異常有較高的敏感率,但它的特異性較低,假陽性率主要發生在由於其他疾病如Crohn病等引起黏膜異常的病人。

4.抗麥膠抗體的測定 通過測定血清中的抗麥膠抗體,可以幫助本病的診斷,敏感度很高,接近100%。另外還可以在血清中測到抗網硬蛋白及抗肌內膜抗體,此時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5.小腸黏膜活組織檢查 應用小腸活檢管經口腔插入小腸的各個部位採取黏膜標本,進行活組織檢查或應用小腸鏡對空腸上段及全結腸鏡迴腸末端進行直觀和活檢。 X線鋇劑檢查,鋇劑通過小腸時間延長,空腸瀰漫擴張,黏膜皺襞變平或消失。其他還應常規做心電圖B超等檢查。

小兒乳糜瀉的鑒別診斷

慢性腹瀉病,脂肪瀉和營養不良症患兒鑒別,通過實驗室檢查和臨床特點可確診。

小兒乳糜瀉的併發症

常並發營養不良、生長落後,腹瀉加重時常伴脫水酸中毒,甚至引起休克(乳糜瀉危象),尚可有關節炎、慢性原因不明的肝炎和嚴重的牙釉質發育不良等。

小兒乳糜瀉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主要做好遺傳學諮詢工作。

小兒乳糜瀉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至今還沒有能夠治癒麩質過敏症的藥物。但對於麩質過敏症病人避免毀壞他們腸絨毛和相關症状的惟一辦法就是保持無谷蛋白的飲食。需終身限制含麥膠蛋白的食品,包括小麥大麥黑麥及燕麥等。食用大米、玉米無妨。限食後1周,症状多可改善,重症病例恢復略晚。身高、體重恢復增長。長期嚴格限制麥食,並無副作用,且可減少成年後發生消化道惡性腫瘤的危險。治療早期需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如脂溶性維生素、鐵劑及葉酸等。病兒雙糖酶活性雖常降低,但罕見引起糖耐受不良,除非出現症状,可短期限食雙糖,一般無須限制。

(二)預後本症為一永久性狀態,但確診後終身限制含膠麥蛋白飲食則預後良好。通過不含谷蛋白的飲食達到正常、健康的生活,但卻無法痊癒。

參看

關於「小兒乳糜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