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蛇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夾蛇龜
Jiá Shé Guī
別名 攝龜、陵龜、蠳龜、鴦龜、呷蛇龜、啖蛇龜、克蛇龜、斷版龜
功效作用 治骨勞,勞熱骨蒸崩漏帶下,小兒囟門不合久瘧痔疾瘰癧喉蛾
英文名 tortoise
始載於 蜀本草
毒性  
歸經 肺經肝經腎經
藥性
藥味

夾蛇龜 (《蜀本草》)

異名】攝龜(《爾雅》),陵龜(《爾雅》郭璞注),蠳龜(《抱朴子》),鴦龜(陶弘景),呷蛇龜(《唐本草》),啖蛇龜(《食療本草》),克蛇龜(《浙江中藥手冊》),斷版龜(江蘇)。

【來源】為龜科動物夾蛇龜的全體。

【動物形態】夾蛇龜體長圓形,背、腹均有堅硬的鱗甲;甲長約15厘米左右。

頭略呈矩圓形;頭頂光滑無鱗,黃綠色,頭側及眼後方有黑紋;鼓膜圓形,明顯。

吻端略尖,頜無齒,成角質緣;頸能伸縮。

背面鱗甲黑褐色,脊棱明顯;頂鱗甲狹小;脊鱗甲S枚,第2、3、4枚較大,第5枚呈扇形;肋鱗甲兩側各4枚;緣鱗甲每側11枚;肛鱗甲2枚。

腹甲長圓形,黑色,邊緣黃色;腹鱗甲12枚,前後兩半間有韌帶相連,能活動,使甲殼閉合。

尾尖短。

四肢背鱗,指、趾間具蹼,並均有鉤爪。

棲于山溪中。

分布浙江、江蘇、湖南、湖北。

本動物的肉(夾蛇龜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夾蛇龜為閉殼龜的一種,我國廣東、廣西尚產一種三棱閉殼龜,形狀相似,但背甲有三條縱棱,且肛角板後緣有凹陷為異。

【採集】春、夏、秋三季均可捕得。  

功用主治-夾蛇龜的功效

治骨勞,勞熱骨蒸崩漏帶下,小兒囟門不合,久瘧,痔疾,瘰癧,喉蛾。

①《食療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兒囟不合,破症瘕痃瘧,療五痔陰濁濕痹,女子陰隱瘡及骨節中寒熱,煮汁浴漬之。

②《浙江中藥手冊》:活血消腫

治單雙喉蛾,瘰癧惡瘡。

③治骨結核

(江蘇)

【用法與用量】內服:酥炙或燒炭研末,1~2錢。

外用:煎湯浴漬或燒灰調敷。

關於「夾蛇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