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絲衛矛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垂絲衛矛 | 中藥圖典 |
垂絲衛矛 Chuí Sī Wèi Máo |
|
---|---|
別名 | 球果衛矛、五稜子、青皮樹、小米飯、暖木 |
功效作用 | 祛風除濕;活血通經;利水解毒。主風濕痹痛;痢疾;泄瀉;痛經;閉經;跌打骨折;腳氣;水腫;陰囊濕癢;瘡瘍腫毒 |
英文名 | bark or root of Pendulous Euonymus, bark or root of Sharpleaf Euonymus |
始載於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毒性 | |
歸經 | 心經、肝經、大腸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垂絲衛矛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球果衛矛、五稜子(《浙江天目山藥植志》),青皮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小米飯、暖木(《中國經濟植物志》)。
【來源】為衛矛科植物垂絲衛矛的莖皮或根。
【植物形態】垂絲衛矛
灌木,高2~4米。冬芽長5~7毫米,尖圓錐形。葉對生,卵狀長圓形,長4~9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圓形或平截圓形,邊緣具密鋸齒;葉柄長4~10毫米。花兩性,聚傘花序疏而寬,具多花;花梗及分枝纖細;花淡綠色,徑8~9毫米,5數;雄蕊無花絲,花藥1室,扁寬倒梯形;花盤圓形。蒴果近球形,徑1~1.5厘米,有(4~)5條縱棱,下垂,熟時暗紅色;種皮紅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山坡雜木林內。分布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江西、湖南、四川、遼寧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安徽《單方草藥選編》:"苦辛,微溫。"
【功用主治】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痢疾初起,骨折損傷,關節酸痛,陰囊濕癢。"
②安徽《單方草藥選編》:"活血行瘀,通經逐水。治跌打損傷瘀滯作痛,婦女感寒經閉腹痛,腹水臌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宜忌】孕婦忌服。
【選方】①治骨折損傷:垂絲衛矛根或莖皮,搗爛外敷。
②治關節酸痛:垂絲衛矛根一兩。水煎,飯前服。
③治陰囊奇癢有滲出粘液:垂絲衛矛莖皮,研末,加桐油調敷患處,或煎湯熏洗。(選方出《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出自A+醫學百科 「垂絲衛矛」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9E%82%E4%B8%9D%E5%8D%AB%E7%9F%9B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垂絲衛矛」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