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齒鳳尾蕨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刺齒鳳尾蕨 | 中藥圖典 |
刺齒鳳尾蕨 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 |
|
---|---|
別名 | 半邊雙、半邊旗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祛瘀涼血。主痢疾;泄瀉;痄腮;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毒蛇咬傷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 |
始載於 |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
毒性 | |
歸經 | 肝經、大腸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澀 |
【出處】 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拼音名】 Cì Chǐ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 all-grass of Disparate Brake
【別名】 半邊雙、半邊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刺齒鳳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is dispar Kunz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陸生多年生蕨類植物,植株高30-80cm。根莖短而橫生,密生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草質,密生,二型;營養葉柄栗色至栗褐色,長8-12cm,3-4棱,光滑,僅在基部有棕色線形鱗片,葉軸及羽軸兩側隆起的狹邊上有短軸;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5-40cm,寬6-15cm,先端尾狀,二回單數深羽裂或二回半邊深羽裂;側生羽片4-6對,柄極短,羽片三角狀披針形或三角形,基部偏斜,先端尾狀,羽裂幾達羽軸,第1對最大,長5-8cm,寬2-3cm;裂片4-9枚,長圓形或狹長圓形,僅營養葉頂部有刺尖鋸齒;側脈分叉,小脈伸於鋸齒內。孢子葉與營養葉相似而較長,葉片狹卵形;側生羽片5-7對,裂片先端漸尖。孢子囊群線形,生於羽片邊緣的小脈上,僅頂部不育;囊群蓋線形,膜質,灰綠色,全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950m的闊葉林中或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 含異蕨甙(isopteroside)C,對映-11α-羥基-15-氧代-貝殼杉-16-烯-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carboxylic acid),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16S-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對映-11α-羥基-15-氧代-16R-貝殼杉烷-19-羥酸(ent-11α-hydroxy-15-oxo-16R-kaurane-19-carboxylic acid),對映-7α,9-二羥基-15-氧代-16S-貝殼杉烷-19-,6β-內酯(ent-7α,9-dihydroxy-15-oxo-16S-laurane-19,6β-olide),對映-7α,9-二羥基-15-氧代-貝殼杉-16-烯-19,6β-內酯(ent-7α,9-dihydroxy-15-oxo-kaur-16-en-19-,6β-olide),還含刺齒鳳尾蕨糖甙[glycoside(pteris dispar)]A、B、C。
【性味】 苦;澀;涼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祛瘀涼血。主痢疾;泄瀉;痄腮;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涼。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祛淤活血的功能。用於腸炎、痢疾、腮腺炎、風濕、瘡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等症。廣西民間用根止血。據云,效果近似雲南白藥。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刺齒鳳尾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