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兔骨 | 中藥圖典 |
兔骨 Tù Gǔ |
|
---|---|
別名 | 蒙古兔、家兔 |
功效作用 | 清熱止渴;平肝祛風。主消渴;頭昏眩暈;高分子疥;霍亂吐利 |
英文名 | Hare bone, Rabbit bone |
始載於 | 《名醫別錄》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胃經、心經、肝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酸、甘 |
兔骨
(《別錄》)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
【原形態】
1.東北兔,體形較大,長44-48cm,重1.5-2.5kg。耳較短,向前折不達鼻端。後足略長於前足。尾短。其毛較粗。頭、背部冬毛為淺棕黑色,毛基為黑灰色。夏毛色更深。耳前部棕黑色,後部棕黃色,邊緣白色,耳尖黑色。後背部及臀部有較長的黑毛,隱郵斑點。腹部為純白色秘。四肢為淺棕黃色。屬背部黑色,下部污白色。
2.華南兔,體形較小,體長34-44cm,重1-1.5kg。耳長6.5-8.2cm。尾短,不及後足長之半,長4-5.7cm。被毛短粗且硬。。頭部、背部沙黃棕色或棕黑色。毛基淡黑灰色,絨毛毛端棕黃色。長形針毛的亞洲部有一顯著的棕色環,毛尖黑色。耳前邊緣毛較長,耳尖和後緣的毛較短。頸部有一黃色區域。下體赭黃或淡黃白色。足、尾背部與背色相似。
3.家兔,個體變異較大。一般頭部、耳較野兔為短,後肢亦然。毛色亦有多種變化,通常以純白色為多,耳尖無黑色。
4.蒙古兔,體形中等,長約45cm,尾長約9cm,體重在2kg以上。耳甚長,有窄的黑尖,向前折超過鼻端。尾連端毛略等於後足長。全身背部為沙黃色,雜有黑色。頭部顏色較深,在鼻部兩側各有一圓形淺色毛圈。眼周圍有白色窄環;耳內側有稀疏的白毛。腹毛純白色。臂部為沙灰色。頸下及四肢外側均為淺棕黃色。尾背面中間為黑褐色,兩邊白色,尾腹面為純白色。科毛長而蓬鬆,有細長的白色針毛伸出毛被之外。夏毛色略深,為淡棕色。
5.高原兔,體形較大,毛長而蓬鬆。耳長,向前折顯著超過鼻端。全身背為暗灰色,毛細長面略帶波紋。臂部全為灰色細毛,中央較深而兩側較淺。頭部尤其是鼻部中央顏色較深,面頰及眼周色較淡。頸背呈淺灰棕色,頸腹為黃灰色。腹毛純白色。前肢為極淺的棕黃色,後肢外側棕色,足背白色。尾背方有一很窄的暗灰色區域,尾兩側為白色,並有灰色毛基。
【性味】①《藥性論》:"味甘。"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酸,無毒。"
①《別錄》:"主熱中消渴。"
②《本草拾遺》:"主久疥,醋磨敷之。"
③《日華子本草》:"治瘡疥,刺風。"
④《綱目》:"煮汁服,止霍亂吐利。"
⑤《四川中藥志》:"治頭昏眩暈,瘋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4~6錢;或泡酒。外用:醋磨塗敷。
【選方】①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骨和大麥苗煮汁服。(《海上集驗方》)
②治頭昏眩暈:兔骨、響鈴草、昏雞頭,天麻。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生態環境】
1.棲息于海拔300-900m的針闊葉混交林、林下灌木與草本植物茂盛之處。一般無固定巢穴,產仔時才有固定住所,白天多居於灌木叢、雜草或樹根旁,晚上出來活動覓食。吃樹皮、嫩枝及草本植物等。
2.多棲息于山地丘陵的稀樹灌叢、雜草叢、墓地或農田附近多利用現存洞穴居住,洞口比較光滑,附近有成堆糞便。晝夜均有活動。以青草、樹苗和細嫩枝呀為食,尤喜青苗、豆苗和蔬菜。
3.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飼養。
4.棲息於平原、荒草地、山坡灌叢、丘陵平原、農田和苗圃等地,並因季節不同,食物條件的改變而有所適移。常無固定的洞穴,白天常在較隱蔽的地方挖臨時的臥穴。以青草、嫩枝、樹皮、蔬菜及穀物、豆類等為食。
5.一般棲息于海拔較高的高山草甸及草原地區。無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草叢活動,吃植物性食料。
|
關於「兔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