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與骯髒的關係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聯繫。與生理相關的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靈樞.五閱五使》說:「耳者,腎之官也」,《靈樞.脈度》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千金方》說:「心氣通於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榮華於耳」,《證治準繩》說:「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雜病源流犀燭》說:「肺主氣,一身之氣貫於耳」。而《釐正按摩要術》在彙集前人經驗基礎上,提出了耳背與五臟的關係,指出「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的生理聯繫。與病理相關的如《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肝病者,……虛則****無所視,耳無所聞」,《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脾為孤臟,……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證治準繩》說:「肺氣虛則少氣,……是以耳聾」。而察耳的形態、色澤等改變,可「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的病變,如《靈樞.本臟》說:耳「黑色小理者腎小,……耳薄不堅者腎脆」,《證治準繩》說:「凡耳輪紅潤者生,或黃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為腎敗」。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耳與臟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聯繫,不僅存在著相關性,而且具有相對特異性,這為耳針法診治疾病提供了客觀依據。
2.耳與經絡的關係
《內經》中所記述的經脈循行分布,說明耳與經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的耳穴經絡感傳實驗,也表示耳與經絡的相關性。在手足六陽經經脈循行中,有的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於耳郭周圍。手足六陰經經脈循行,雖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過各自的經別與陽經相合,間接地上達於耳。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可見耳與經絡的關係在《內經》時期已奠定了基礎。後世醫著又多有闡述,如《醫學真經》說:「十二經脈,上終於耳,其陰陽諸經,適有交並」,《丹溪心法》說:「蓋十二經絡,上絡於耳」、「耳為諸宗脈客所附」,《類經國翼》說:「手足三陰三陽之脈皆入耳中」,《奇經八脈考》一書還從奇經八脈角度,闡述了耳和經絡的關係。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