鱣魚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鱣魚
Zhān Yú
別名 鱣、含光、蠟魚、黃魚、阿八兒忽魚、頰魚、玉版魚、鱘蟥魚、鱘鱑魚
功效作用 益氣養血主病後體虛;筋骨無力貧血營養不良
英文名 Northern snakehead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肺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鱣魚

【出處】 《本草拾遺》

【拼音名】 Zhān Yú

【別名】 鱣(《詩經》),含光、蠟魚(啪海異物志》),黃魚(《爾雅》郭璞注),阿八兒忽魚(《飲膳正要》),頰魚(《醫學入門》),玉版魚、鱘蟥魚((綱目》)。

【來源】 為鱘科動物鰉魚

【原形態】 鰉魚(寧原食鑒本草》)

體長約2米,最大的可長達5米以上。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頭部表面被有多數骨板。口下位,寬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須2對,內側的須稍在前方,外側的須較後。眼小,距吻端較近。左右鰓膜向腹面伸展,彼此癒合,全體被縱列的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銳微彎的刺。背骨板1行,較大,10~16塊,位於背部正中,從頭後直連尾鰭。背、腹側骨板各2行,背側骨板32~46塊;腹側骨板8~12塊;腹鰭基部之後有不太明顯的骨板1~2塊。身體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43~57,位於後方;臀鰭26~36;其起點在背鰭的後部下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表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麵灰白色;背部骨板黃色,側骨板黃褐色。

生活於大的河流中,多棲息於兩江匯合、支流入口及急流的漩渦處。捕食其他魚類。

本動物的肝(鱣魚肝)、(鱣魚鰾)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 分布東北,黑龍江尤為常見。

【性味】 甘,平,

①《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②《醫學入門》:"味甘,平,小毒。"

歸經】 《本草撮要》:"入手太陰厥陰經。"

【功效與作用】 益氣補虛。

①《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②《醫學入門》:"醒酒。"

③《醫林纂要》:"壯筋骨,長氣力。"

④《隨息居飲食譜》:"補虛,令人肥健。"

【注意】 ①《食療本草》:"發諸氣病,不可多食。亦發瘡疥,動風。"

②寧原《食鑒本草》:"食多生熱痰。"

③《綱目》:"服荊芥藥,不可食。"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鱣魚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飲膳正要》:阿八兒忽魚,脂黃肉粗,無鱗骨,止有脆渭,胞可作鰾膠,甚粘,鰾與酒化服之,消破傷風。其魚大者有一、二丈長,生遼陽東北海河中。

2.《綱目》: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無鱗大魚也。其狀似鱘,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長有須,其口近頷下,其尾歧,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生,其屠也在礬石湍流之間,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而不飲,蟹魚多誤人之,昔人

【拼音名】 Zhān Yú

【英文名】 Northern snakehead

【別名】 鱣、含光、蠟魚、黃魚、阿八兒忽魚、頰魚、玉版魚、鱘鱑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鱘科動物蝗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uso dauricus(Georgi)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撈,捕殺後,取肉鮮用。

【原形態】 蝗魚,體長約2m,大者可長達5m以上。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銳,前端略向上翹,頭部表面被有多數骨板。口寬大,弧形下位,前方有吻須2對。眼小,距吻端較近。左右鰓膜彼此相連,並向腹面伸展。體被菱形骨板5行,骨板上有尖銳微彎的棘,背行骨板較大,黃色,10-16塊;體側骨板黃褐色,32-46塊;腹側骨板8-12塊;腹鰭基部後有不太明顯的骨板1-2塊。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鰭43-57,後位;臀鰭26-36,起點在背鰭的後部下方;尾鰭歪形,上葉長而尖。體背青黑色,兩側黃色,腹麵灰白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江河中下層魚類,多棲息於兩江匯合、支流入口及急流洲渦處,捕食其他魚類。性成熟遲,需17-20年,5-6月為產卵期,溯江產卵,卵深灰色,產卵約150萬粒。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黑龍江流域尤為多見。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肺;肝經

【功效與作用】 益氣養血主病後體虛;筋骨無力貧血營養不良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

【注意】 不宜久食。

【各家論述】 1.《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2.《醫學人門》:醒酒。

3.《醫林纂要》:壯筋骨,長氣力。

4.《隨息居飲食譜》:補虛,令人肥健。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鱣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