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野蔥
Yě Cōnɡ
別名 太白韭、日蔥
功效作用 發汗,散寒,消腫。主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熱腹部冷痛消化不良。外用接骨
英文名  
始載於 西藏常用中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野蔥

【拼音名】 Yě Cōnɡ

【別名】 太白韭

【來源】 百合野蔥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陝西、甘肅、河南、四川、雲南、西藏。

【性味】 辛,溫。

【功效與作用】 發汗,散寒,消腫。主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熱腹部冷痛消化不良。外用接骨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加蜂蜜搗爛外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野蔥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Yě Cōnɡ

【別名】 日蔥(藏名)。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野蔥全草。5~6月採收。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鱗莖外被宿有的纖維狀葉鞘。葉披針形,基部鞘狀,先端細尖,兩面平滑無毛。花莖直立,由葉叢中抽出;傘形花序頂生,下有膜質總苞片數枚;花紫紅色。蒴果

【生境分布】 生於高山坡、草叢等處。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 性溫,味辛。

【功效與作用】 發汗,散寒,消腫,健胃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燒,腹部冷痛,消化不良;能接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加蜂蜜搗爛敷。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野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