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行夜
Xínɡ Yè
別名 負盤、屁盤、夜行、氣蠜、屁盤蟲、放屁蟲
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溫經止痛。主寒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症瘕積聚;跌打瘀痛
英文名 Night worm
始載於 名醫別錄
毒性 小毒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行夜

【出處】 《別錄》

【拼音名】 Xínɡ Yè

【別名】 負盤(《別錄》),屁盤(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遺》),氣蠜(《綱目》)。

【來源】 為步行蟲科昆蟲行夜全蟲

【原形態】 體呈篦狀,長約2厘米。頭部突出,有複眼及觸角各1對;觸角絲狀,11節。大顋大,末端具齒1枚。前胸部長,有黑色的縱紋;翅鞘有黑色斑紋2個和縱線7條;雄蟲的翅鞘達於尾端,雌蟲則尚露尾節2~3節。胸的下部黃色,腹部黑色。足3對,色黃,形長,適於步行;跗節5節,雄蟲前肢的跗節膨大。幼蟲體細長而扁,乳白色,頭尾細,中部較粗。

成蟲棲於石塊及朽木下,晝伏夜出,捕食小蟲,遇刺激則於肛門腺放出黃色惡臭的氣體。

【性味】 《綱目》:"辛,溫,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別錄》:"療腹痛寒熱,利血。"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行夜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1.《本草拾遺》:屁盤蟲有短翅,飛不遠,好夜中出行,觸之氣出也。

2.《綱目》:負盤有三,行夜、蜚蠊。行夜與蜚蠊形狀相類,但以有廉姜氣味者為蜚蠊,觸之氣出者為屁盤作分別爾。

【拼音名】 Xínɡ Yè

【英文名】 Night worm

【別名】 負盤、屁盤、夜行、屁盤蟲、放屁

【來源】 藥材基源:為步行蟲科動物虎斑步(蟲甲)的全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eropsophus jessoensis(Moraw).

採收和儲藏:春季至秋季捕捉,捕捉時帶手套,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晒乾。

【原形態】 虎斑步(蟲甲),形似斑蝥。體長14-22mm,寬5-8mm。頭部黃色,向前突出。觸角棕色,頭部中央有一塊似三角形的黑斑。複眼黑色,卵形突起。頭上散生白色短毛。觸角鞭狀。前胸背板棕黃色,其前緣、後緣及中央黑色。鞘翅黑色,小盾片棕黑色,兩鞘翅的肩胛區各有一塊黃斑,鞘翅中部也各有一塊較大的黃斑。每個鞘翅各有7條幾乎平行縱走的脊。足黃色,脛節及跗節棕色。腿節上有較細的黃色毛,脛節密生棕色大毛,跗節叢生棕紅色釘狀粗毛,後足脛節末端有兩個棕黑色的粗大的刺。前胸及後胸腹板黃色,中胸腹板黑色,腹部腹面黑色,可見7個腹節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潮濕處、田間及石下等處。夏、秋季 夜晚在地面疾走,遇敵時放出黃色臭氣自衛。

資源分布:分布於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 活血化瘀溫經止痛。主寒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症瘕積聚;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3-5g。

【各家論述】 《別錄》:療腹痛,寒熱,利血。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行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