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藍樹
Lán Shù
藍樹
別名 米木、大藍靛、木藍、木靛、板藍根[廣西、博白、南寧]、大青葉[廣西、邕寧]、大青葉、板藍根、山藍樹、滯良、藍木、嶺刀把、七星樹、大藍木、野藍靛樹、羊角汁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止血斂瘡。主癢腮;毒蛇咬傷;刀傷出血濕疹瘡瘍潰爛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有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名稱

所屬卷:Wrightia R. Br.

所屬科: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中文名:藍樹

別名:大藍靛、木靛、大青葉木藍、米木、板藍根、山藍樹、滯良、藍木、嶺刀把、七星樹、大藍木、野藍靛樹、羊角汁  

文獻來源

Wrightia laevis Hook.f.(1882);Ngan(1965);圖鑑(1974);海南植物志(1974);Tsiang et P.T.Li(1977)。

Wrightia hainanensis Merr.(1922);W.hainanensis Merr.var.variabilisTsiang(1939);W.tinctoria R.Br.var.laevis(Hook.f.)Pichon(1951).  

形態特徵

喬木,高8-20米,除花外其餘均無毛;有乳汁;樹皮深灰色;小枝棕褐色,有皮孔。葉薄紙質,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至橢圓形,稀卵圓形,長7—18厘米,寬2.5—8厘米,頂端漸尖至尾狀漸尖,基部楔形;側脈每邊5-9條,干後呈縫紉機軋孔狀的皺紋;葉柄長5-7毫米。聚傘花序頂生,長6厘米;總花梗長1厘米,被微柔毛至無毛;花梗長1—1.5厘米,被微柔毛至無毛;萼片卵形,長1毫米,頂端鈍或圓,內面基部有卵形的腺體;花冠白色,漏斗狀,花冠筒長1.5—3毫米,花冠裂片橢圓狀長圓形,長5.5—13.5毫米,寬3-4毫米,有乳頭狀凸起;副花冠由25—35枚鱗片組成,呈流蘇狀,頂端條狀,基部合生,被微柔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筒頂端,花藥長5毫米,被微柔毛;心皮離生,無毛,花柱絲狀,柱頭頭狀。蓇葖果2個離生,圓柱狀,長20—35厘米,直徑7毫米,有斑點;種子線狀披針形,長1.5—2厘米,頂端種毛長2-4厘米。 花期4-8月,果期7月—翌年3月。  

地理分布

產西雙版納、富寧等地;生於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向陽處。分布於廣東、廣西、貴州。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也有。  

藥用價值

根、葉可藥用,治跌打、刀傷止血。葉可作藍色染料的原料。

關於「藍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