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維生素C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維生素C缺乏病 >> 維生素C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壞血病雖然已成為少見病,但維生素C與多種疾病的防治關係密切,近年研究應用較多者有以下幾種疾患。

15.7.1 動脈硬化

(1)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關於動脈硬化的發生,近年來對於內皮細胞化學損傷;血液動力學以及免疫學等傷害學說,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重視。據報告,維生素C缺乏不僅損壞毛細血管,大動脈也有損害,長期持續的維生素C不足可致動脈硬化。Hornig用放射自顯影(autoradiography)研究證明,大動脈壁中維生素C含量較多。Villis報告,維生互素C缺乏可致動脈內壁脂質沉著,給予維生素C可見消失。另有許多作者報告,維生互素C不足引起的高脂血症,系因內皮細胞脂蛋白酶活性下降,導致促進膽固醇分解的7α-羥化酶(7α-hydroxylase)活性下降所致。

上述報千系動物實驗結果,雖不能完合說明人體的情況,但充足的維生互素C對內皮細胞確有保護作用,故有的作者提倡維生素C內皮細胞保護療法。另外,Miasnikov對長壽村的長壽者調查,動脈硬化少的人群,維生素C攝取量高。

(2)抑制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高脂血症是動脈硬化的最大危險因子。高脂血症者血中維生素C也呈現低值,故認為膽固醇攝取量增加可致維生素C需要量增加。用維生素C治療高脂血症是否有效,意見尚不一致,但由於高脂血症多伴有維生素C低值,故補充維生素C還是有必要的。Ginter近年報告,用維生素C並用果膠治療高脂血症有效。

吸煙也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之一,吸煙可致血中維生素C下降。實驗證明,1支香煙可致血漿維生素C下降0.06mg%;每天吸20支以上香煙者較不吸煙者血漿維生素C低40%;它的機理還不十分清楚,但有種推測:①因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經,致活多巴胺(dapamine)轉為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的經路;②小腸5-羥色胺(serotonin)生成亢進,而致維生素C消耗增加;③維生素C抑制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的結合;④維生素C用於由吸煙所產生的某些毒物的解毒作用,而使消耗增加。

高血壓也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這一。有作者通過流行病學方法調查表明,高血壓患者血中維生素C低。已知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對高血壓的發生有重要作用,而兒茶酚胺和吸煙一樣與多巴胺轉為去甲腎上腺素經路有關。Ito給予自然發生高血壓的大鼠以大量維生素C,可見血壓下降。Russek報告,應激(stress)因素是動脈硬化最大的促進因子,而精神緊張可促進維生素C分解,血中維生素C下降。預防礦工等熱應激,給予維生素C有效。心肌梗塞等機體處在應激條件下,其急性期血漿白細胞內維生素C下降,血中氫化考的松(cortisol)則上升。

動脈硬化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對維生素C的作用應從多方面加以解釋。

15.7.2 炎症

(1)防治感冒 自Pauling報告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以來,對其有效性有多種議論。Chalmers認為維生素C對減輕感冒的症状雖然有效,但對其治療作用尚有懷疑。Baird報告,給予80mg維生素C即可使感冒症状減輕,對Pauling的大劑量用持否定態度。就減輕感冒症状而言,有的認為是對病毒的直接作用;有的則認為是通過白細胞的二次作用;還有人認為是抗組織胺的作用。

(2)控制炎症 維生素C與炎症主要是通過維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Andeson認為,抑制白細胞的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nse)/H2O2/halide系,提高白細胞的運動性,是維生素C抗炎的基礎。維生素C對過氧化物酶的作用,是否直接抑制還是通過處理此酶系毒性氧化產物的作用,還不十分清楚。維生素C的抗菌作用雖然不清楚,但有報告認為,維生素C具有抑制細菌過氧化氫酶(catalase)的作用,而通過H2O2起抗炎作用。另有報告,對Chediak-Higashi症候群,每日給予維生素C200mg,可使白細胞中增加的c-AMP恢復正常,使白細胞的運動能力恢復,減少感染的發作。這種對白細胞c-AMP的作用,有報告認為是提高淋巴細胞活性的結果。對維生素C缺乏所呈現的B-細胞比率增加,T-細胞減少現象;給予維生素C可出現相反的變化,即T-細胞增加。維生素C與體液免疫的關係尚不十分清楚,但對支氣管哮喘患者IgE的增加以及白細胞易動性的降低,給予維生互C(1g.d-1)可使之改善。

此外,對阿斯匹林與維生素C的作用也必須引起重視。阿斯匹林可抑制維素C的吸收,使血漿、白細胞中維生素C含量降低。這可能是由於阿斯匹林對維生素C的主動吸收有拮抗作用;或者是阿斯匹林與白細胞細胞膜維生素C受體拮抗作用。另有報告,維生素C有增加干擾素(interferon)的作用。實驗證明,在人的纖維芽細胞或小鼠纖維芽細胞及L細胞的培養基中加入維生素C,干擾素產生增加,其在機體內的作用尚不清楚。

15.7.3 癌

癌症患者維生素C消耗增加,常出現類似壞血病的症状。Pauling用紫外線照射裸小鼠(nude mouse)生成扁平上皮癌,給予維生素C明顯低於對照組。環境化學致癌物N-亞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或N-亞硝基二乙胺(N-nitosodiethylamine)每日μg.kg-1體重即可誘癌。此類亞硝胺可由食物中的含氮化合和的生成。Mivish報告,維生素C有阻礙其形成的作用。此後有許多報告指出,維生素C對多種實驗性腫瘤有抑制作用。但今井田、福島等報告,對BBN[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oamine]誘發的膀胱癌前病變,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有促進作用。村田等,對晚期癌症患者經靜脈結予5g以上(平均25g)維生素C,平均壽命顯著延長。關於地維生素C的抗癌作用一般認為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1)使癌組織的透明質酸酶(hyaluronidase)喪失活性,使增加的結締組織下降,抑制癌的發育。

(2)通過使腺苷酸環化酶(adenyleyelase)喪失活性,抑制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從而可以抑制由組織內c-AMP增加所誘發的癌的發育。

(3)對癌的自身防禦作用的免疫效果

15.7.4 其他疾患及藥物和維生素C

(1)維生素C與酪氨酸代謝有關,為了預防新生兒酪氨酸血症,加拿大兒科學會建議對新生兒應給予100mg維生素C。

在成人維素C與鐵代謝、維生素B12代謝關係密切。維生素C可使Fe3+還原為Fe2+,促進鐵的吸收,故對缺鐵性貧血有補鐵同時應補充維生素C。

(2)藥物與維生素C 在臨床應用尚須注意藥物與維生素C的相互作用。由於使用抗凝血藥物--苄丙酮香豆素(warfarin)時,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凝血酶元時(prothrombintime)縮短,必須注意避免並用大劑量(megadoses),以免引起出血。另外口服避孕藥的婦女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維生素C含量下降,表明體內需要增加。

32 維生素C缺乏病的預防 | 維生素C缺乏病章節參考文獻 32
關於「營養學/維生素C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