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莖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茜草莖 | 中藥圖典 |
茜草莖 Qiàn Cǎo Jīnɡ |
|
---|---|
別名 | 茜草藤 |
功效作用 | 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風痹,腰痛,癰毒,疔腫。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四川中藥志》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出處】 《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 Qiàn Cǎo Jīnɡ
【別名】 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藥》)。
【原形態】 產四川、江蘇、上海郊區及浙江等地。
【性狀】 乾燥莖呈枯綠色,莖的棱上有粗糙細毛刺。質脆易斷,斷面四方形。內心色白而松。莖節上輪生葉片,葉柄及葉背中肋上均有倒刺毛。葉多脫落。
本品在蘇州、杭州、上海亦稱為"過山龍"。
【性味】 ①《履巉岩本草》:"涼,無毒。"
②《蘇州本產藥材》:"苦,寒。"
【功效與作用】 止血,行瘀。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風痹,腰痛,癰毒,疔腫。
①《履巉岩本草》:"大能活血,治便血等疾。"
③《蘇州本產藥材》:"行血,活血。治癰毒,損傷。"
④《藥材資料彙編》:"攻血,治氣塊。"
⑤《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止血,和血,行血。治風痹,寒濕,黃疸。"
⑥《四川中藥志》:"配成藥灑,作打藥、補藥或調經藥用。治風濕瘙癢、癢瘡、糞毒發癢,煮水外冼。"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 ①治熱症吐血,婦女血崩,經出色黑:茜草莖二兩。熬水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趺打愈後,筋骨酸痛:干茜草頭,每次錢,合豬腳節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疔疽:茜草鮮嫩葉略加食鹽,搗爛,敷疔疽瘡頭。(《現代實用中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學百科 「茜草莖」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C%9C%E8%8D%89%E8%8C%8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茜草莖」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