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刺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老虎刺 | 中藥圖典 |
老虎刺 | |
---|---|
別名 | 假虎刺、繡花針、三棵針、刺檀香、刺郎果、黑奶奶果 |
功效作用 | 消炎,解熱,止痛。主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濕關節炎,瘡,癤,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牙周炎,咽喉炎。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苦 |
【來源】 夾竹桃科老虎刺Carissa spinarum L.,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 福建、貴州、雲南。
【性味】 苦、辛,溫。
【功效與作用】 消炎,解熱,止痛。主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濕關節炎,瘡,癤,淋巴腺炎,急性結膜炎,牙周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 0.3~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
出自A+醫學百科 「老虎刺」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0%81%E8%99%8E%E5%88%BA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老虎刺」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