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衣枳殼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綠衣枳殼 | 中藥圖典 | 
| 綠衣枳殼 Lǜ Yī Zhǐ Ké | |
|---|---|
| 別名 | 枸櫞、臭櫞、枳、枸櫞李 | 
| 功效作用 | 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於胸腹痞滿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胃下垂。 | 
| 英文名 | 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 | 
| 始載於 | |
| 毒性 | |
| 歸經 | |
| 藥性 | 寒 | 
| 藥味 | 苦 | 
【拼音名】 Lǜ Yī Zhǐ Ké
【英文名】 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
【別名】 枸櫞、臭櫞、枳、枸櫞李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枸櫞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果實。夏秋季拾取自然脫落在地上的幼小果實,晒乾;略大者,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晒乾。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無毛。多分枝,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棘刺,長1~5cm。葉互生,三出複葉,具葉翼;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側生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花瓣5,倒卵狀匙形。柑果球形,直徑2~5cm,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多數油腺、芳香,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多栽培於路旁、庭園作綠籬。主產福建。
【性狀】 果實球形或半球形(橫切者),直徑2~3cm。外表面灰綠色或綠黃色,有微隆起的皺紋,被細柔毛。橫剖面果皮厚3~5mm,邊緣油點~2列,瓤囊5~7瓣,中軸寬2~5mm。氣香,味微苦。
【化學成份】 含枸櫞甙(poncirin)、柚皮甙(naringin)、枳實甙(citrifolioside)、枸櫞苦素(poncimarin)、異枸櫞苦素(isoponcimarin)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效與作用】 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於胸腹痞滿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胃下垂。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 ||||||||||||||||||||||||||||
出自A+醫學百科 「綠衣枳殼」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BB%BF%E8%A1%A3%E6%9E%B3%E5%A3%B3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綠衣枳殼」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