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團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米團花
Mǐ Tuán Huā
米團花
別名 山蜂密;漬糖花、明堂花、大蜜糖花、蜂糖花、蜜蜂樹花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接骨止血。主高熱無汗無名腫毒黃水瘡附骨疽跌打骨折外傷出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所屬卷:Leucosceptrum Smith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米團花

其它中文名:漬糖花、漬糖樹、羊巴巴、蜜蜂樹花明堂花(雲南)。

文獻來源: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 (1806)* ; Benth. in Wall. (1830); Hook. f. (1885); Diels (1912 - 13); Dunn (1915); Kudo (1929); Hand. - Mazz. (1936); Doan in Lecte. (1936); Vautier (1961); Kitamura et Murata (1962).

Clerodendron leucosceptrum D. Don (1825); Teucrium macrostachyum Wall. ex Benth. (1834) et in DC. (1884); Camanthosphace nepalensis Kitam. et Murata (1959)et in Kihara (1959)* .  

形態特徵

灌木至小喬木,高1.5—7米,樹皮灰黃色或褐棕色,光滑,片狀脫落;新枝被灰白色至淡黃色濃密絨毛;老枝淡棕色,被微柔毛或幾無毛。葉紙質或堅紙質,橢圓狀披針形,長10-23厘米或更長,寬5-9厘米或更寬,頂部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鋸齒或鋸齒,有時幾為圓齒,幼時兩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以後葉面通常無毛或僅中脈被微柔毛,背面被黃色濃密絨毛及叢捲毛,毛成簇毛狀星狀毛,老時兩面至無毛;葉柄長1.5-3厘米,有時達4.5厘米,密被簇生絨毛。由假輪排列成稠密的穗狀花序,圓柱形,頂生,長10-13厘米或略長;苞片大,亞腎形,頂端急尖、圓形或具不規則的齒,具輪狀分枝的緣毛,每苞片具花3朵,在果時脫落;花萼鐘形,長6-8毫米,被濃密的淡黃色簇生絨毛及粉囊狀小突起,裡面無毛,具15脈,萼齒整齊,三角形,具分枝緣毛;花冠管狀,白色、淡紫色或淡紅色,長8-9毫米,裂片5,二唇形,僅前面1片增大,僅裂片背部被簇生絨毛及星狀毛;雄蕊後對略短,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纖細,伸出花冠1倍或更長,在花冠管內的部分密被微柔毛;花藥1室,橫裂;花盤近環形,裂片極淺,相等;子房無梗具半透明的及粉囊狀小突起;花柱著生於子房中部;柱頭2裂,近相等。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頂端平截,背部平滑,腹面具稀疏的半透明小突起;果臍小,於小堅果基部;胚倒卵形,長為小堅果的2/5,有胚乳。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2-5月。  

分布及生境

產滇中至滇南,海拔1000—1900米,有達2600米的撩荒地、路邊及谷地溪邊,或亦見於石灰岩的林緣小喬木或灌木叢中;我國西藏南部、東南部,四川西南部(木里)亦有。此外,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越南,寮國等均有分布。  

用途及功能

本種在旱季開花,花期很長,為很好的蜜源植物。尼泊爾的植株、花序長而疏鬆,長19—23厘米。

關於「米團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