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突厥雀
Tū Jué Què
別名 鵝鳩、寇雉、沙雞、鵽鳩、沙雞半雞子、沙半雞
功效作用 補中益氣暖胃健脾。主脾虛泄瀉胃寒呃逆肢體倦怠脫肛崩漏
英文名 Pallas' Sand Grouse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
藥性
藥味

"突厥雀"在古突厥語中作kekalik或keklik,【異名】鵝鳩、寇雉(《爾雅》),沙雞(《爾雅義疏》)。

據巴扎羅娃考釋,此名是擬鳥聲"咯、咯"而來的,現代吉爾吉斯語仍稱為kekhjihk。這種鳥在唐代名聲鵲起,始於高宗晚年。從此之後,直至明朝末年,在近千年的漫長歲月里,"突厥雀南飛"成了塞北邊警的自然信號,今漢人觸目驚心。崇禎朝的翰林院檢討楊士聰在其《玉堂薈記》中寫道:

"塞外有鳥,缺後趾,其名曰沙雞。自壬申(崇禎五年,1632)年人京,有捕得鬻於市者,每來則有邊警應之,蓋古突厥雀也。丙子(崇禎九年,1636)宣邊有警,舉朝無一人知者,上從宮中傳諭本兵,始知其事。邇來部中偵探無人,斷絕消息,有愧此雀多矣。"  

文化含義

諸如此類的由突厥雀體現出來的人天感應,雖然迷信色彩甚濃,卻完全以國運的盛衰為轉移。兆凶還是兆吉,其實與鳥性毫不相干。清朝從滿洲勃興之後,突厥雀南飛就再不是什麼"邊警"之應,而變成"蒙古歸順之兆"了:

天聰七年(1634),沙雞群集遼東。國人日:遼東向無此鳥,今蒙古雀來,必蒙古歸順之兆。明年、察哈爾來降。乾隆癸酉(十八年,1753)、甲戌(十九年,1754),連年冬月,京師西北一帶此鳥群來萬計,次年準噶爾來降。和太蒀《突厥雞詩》:"綴產風沙鎮可憐,褐身毛足羽翩翩。群飛兩獻熙朝瑞,禽鳥由來得氣先。"注謂:"突厥雞即沙雞,味如雌雉。"

在古人心目中,突厥雀從"報警"到"獻瑞"的演變,反映了王朝的變遷。打開歷史的塵封,鳥類志竟包藏著人類學的玄機,豈不奇哉。

關於「突厥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