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學/高血壓腦病
醫學電子書 >> 《神經病學》 >> 腦血管病 >> 高血壓腦病 |
神經病學 |
|
|
本病見於高血壓患者,由於動脈太突發急驟升高,導致腦小動脈痙攣或腦血管調節功能失控,產生嚴重腦水腫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
【病因及發病機理】
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高血壓患者,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原發性或噁心高血壓、子癇、鉛中毒、柯興症候群、嗜鉻細胞瘤、醛固酮增高症等。
發病機理不表,有兩種學說:①腦血管過度調節或腦小動脈痙攣學說:動脈壓極度增高,腦小動脈痙攣,使流入腦毛細血管的血流量減少,導致腦缺血,毛細血管滲透性增高和破裂。②腦血管自動調節崩潰學說:即血壓達到一定上限時,自動調節機理破壞,結果腦血流量增加,血漿滲出增高和發生毛細血管壞死,點狀出血與腦水腫。
【臨床表現】
急驟起病,病情發展非常迅速。腎功能損害者更容易發病。
一、動脈壓升高:原來血壓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張壓達16Kpa以上,平均動脈壓常在20.0~26.7kpa之間。
二、顱內壓增高:由腦水腫引起。患者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動脈痙攣並有火焰樣出血和動脈痙攣以及絨毛狀滲出物。
五、陣發性呼吸困難:由於呼吸中樞血管痙攣,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實驗室檢查可見腦脊液壓力增高(診斷已明確時禁作),細胞和蛋白含量也可增高。腦電圖可見彌散慢波或/和癲癇性放電。顱腦CT掃描可見因腦水腫所致的瀰漫性的白質密度降低。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高血壓患者突發急驟的血壓與顱內壓升高的症状,診斷不難,需與其他急性腦血管病鑒別。
【治療】
一、迅速降低血壓可選用下列措施:
(一)硝普鈉3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緩慢靜滴,以血壓調節滴速。
(二)25%硫酸鎂10ml,深部肌注或用5%葡萄糖20ml稀釋後緩慢靜注。
(三)利血平1~2mg肌注,1~2次/d,本藥起效慢而平穩,適於快速降壓後,維持血壓應用。
(四)酚妥拉明5~10mg,肌注或靜注,亦可稀釋後靜滴。
(五)阿方那特500mg加入500ml液體中靜滴,開始每分鐘側血壓一次,根據血壓調節滴速(約2~3ml/分)。
(六)氯甲苯噻嗪(低壓唑)200~300mg,15~30秒內靜脈注完。必要時2小時後再注射一次,並可與連尿聯合應用,以防鈉、水瀦留。
(七)溴化六甲雙胺50mg加入500ml液體中靜滴,開始2分鐘測血壓一次,依血壓調節滴速。
(八)漢防已甲素50mg用25%葡萄糖液20~40ml稀釋後靜注,2次/d。
三、控制癲癇:見13章「癲癇」一節。
四、病因治療:
症状控制後,有腎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療,妊娠毒血症者應引產等。
參看
腦栓塞 | 感染中毒性腦病 |
關於「神經病學/高血壓腦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