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蓮子
Shí Lián Zǐ
石蓮子
別名 甜石蓮、蓮實、殼蓮子、帶皮蓮子
功效作用 健脾止瀉。用於慢性痢疾食欲不振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胃經心經肺經脾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基本信息【藥名

【別名】甜石蓮、殼蓮子、帶皮蓮子。

【漢語拼音】shi lian z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h.

【歸經】脾;胃;心;肺經

【功效】清濕熱開胃迸食;清心寧神;澀精止泄

【科屬分類】睡蓮

【主治】噤口痢;嘔吐不食;心煩失眠遺精尿濁;帶下

【用藥禁忌】虛寒久痢禁服。

【炮製方法】

1.石蓮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

2.石蓮肉《聖惠方》:"去殼,微炒"、"炒令黃。"《產育寶慶集》:"炒令熟。"《本事方》:"去心。"《普濟方》:"捶碎和殼用"。現行,取淨石蓮子,砸開,去殼及心,取淨肉。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 果實卵圓狀橢圓形,兩端略尖,長1.5-2cm,直徑0.8-1.3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平滑,有白色霜粉,先端有圓孔狀柱跡或有殘留柱基,基部有果柄痕。質堅硬,不易破開,破開後內有1顆種子,卵形,種皮黃棕或紅棕色,不易剝離,子葉2枚,淡黃白色,粉性,中心有一暗綠色的蓮子心。氣微,味微甘,胚芽苦。

性味】甘;澀;微苦;寒

【藥材基源】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nuciferaGaertn.老熟的果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清濕熱生用,清心寧神連心用。

【出處】《中華本草》  

動植物形態

蓮,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洞,外生須狀不定根。節上生葉,露出水面;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粗壯,圓柱形,多刺;葉片圓形,直徑25-90cm,全緣或稍呈波狀,上麵粉綠色,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花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cm,芳香,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3-5cm;雄蕊多數,花藥條形,花絲細長,著生於托之一;心皮多數埋藏於膨大的花托內,子房橢圓形,花柱極短。花後結「蓮蓬」,倒錐形,直徑5-10cm,有小孔20-30個,每孔內含果實1枚;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5-2.5cm,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cm,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各家論述】《五雜俎》:"今趙州寧晉具有石蓮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有婁斛者,其狀如鐵石,而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蓮葉。食之令人輕身延年,已瀉痢諸疾。今醫家不察,乃以番蓮子代之,苦澀腥氣,嚼之令人嘔逆,豈能補益乎?"  

生長環境及採摘儲藏

【生態環境】生於水澤、池塘、湖沼或水田內,野生或栽培。

【採收和儲藏】10月間當蓮子成熟時,割下蓮蓬,取出果實晒乾,或干修整池塘時拾取落於淤泥中之蓮實,洗淨晒乾即得。

【資源分布】廣佈於南北各地。

【功效分類】清濕熱藥;開胃迸食藥;清心寧神藥;澀精止泄藥

參看

關於「石蓮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