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刺花葉
Bái Cì Huā Yè
別名 苦刺枝葉
功效作用 涼血解毒;殺蟲。主衄血便血疔瘡腫毒;疥癬;燙傷陰道滴蟲
英文名 leaf of Vetchleaf Sophora
始載於 文山中草藥
毒性  
歸經 心經腎經
藥性
藥味

藥名

白刺花葉

別名

苦刺枝葉。

漢語拼音

bai ci hua ye

英文名

leaf of Vetchleaf Sophor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Sophora davidii(Franch.)

歸經

心;腎經

中藥化學成分

從葉中分離得到槐根鹼(sophocarpine)、槐根鹼N-氧化物(sophocarpine N-oxide)和香葉木甙(diosmin)。

功效

涼血解毒;殺蟲

考證

出自《文山中草藥》:白刺花的花,可用開水沖泡,做清熱解暑的飲料。

科屬分類

豆科

生態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草坡。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嫩葉,鮮用或晒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

性味

味苦;性涼

藥材基源

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主治

衄血便血;疔瘡腫毒;疥癬;燙傷陰道滴蟲  

動植物形態

白刺花 灌木,高1-2.5m。樹皮灰褐色,多疣狀突起,枝條棕色,近於無毛,具銳利。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4-6cm;小葉11-21枚,橢圓形或長卵形,長5-8mm,寬4-5mm,先端圓,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總狀花序生於小枝頂端;花流生而下彎,約6-12朵,白色或藍白色,有 短花梗;萼鍾狀,5淺裂,紫藍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龍骨瓣2瓣分離,基部有銳耳;雄蕊10,離生;心皮纖 細,有毛。莢果細長,串珠狀,有長喙,密生白色柔毛。種子1-7顆,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6-8月。

關於「白刺花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