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刺花
Bái Cì Huā
別名 白花刺、苦刺花
功效作用 清熱解暑。主暑熱煩渴
英文名 Root of Vetchleaf Sophora
始載於 貴州草藥
毒性  
歸經 肝經膀胱經
藥性
藥味

種 名

白刺花

學 名

Sophora davidii

拼音 baicihua

拉丁名

Sophora viciifolia Hance(原植物白刺花)

別 名

馬蹄針、狼牙

蝶形花科 屬: 槐屬

生態習性

喜光,耐寒,耐乾旱貧瘠。

園林用途

多用於林緣,草坪,園路岔口等處,也適用於植做綠籬及水土保持樹種。

採收和儲藏

3-5月花未放足時採收,鮮用或晒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性味歸經

①《貴州草藥》:「性平,味苦。」②《文山中草藥》:「味苦,性寒。」入肝,膀胱二經。

藥材基源

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花。

用法用量

內服:泡茶,1-3g。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清熱涼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2.《文山中草藥》: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腫。  

動植物形態

白刺花(Sophoradavidii),豆科、槐屬落葉灌木,因其葉片細小,形態酷似槐樹而被稱為「小葉槐」,此外還有狼牙刺、苦刺花、馬蹄針等別名。

白刺花植株叢生或單生,株高2至3米,樹榦深黑褐色,有縱裂,新枝綠色,有短毛,老枝褐色,枝條有銳利的針狀刺;奇數羽狀複葉,托葉針刺狀,宿存,小葉11至21枚,葉片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0.4至1.2厘米,寬0.4至0.7厘米,葉色墨綠,背面顏色稍淺,有短柔毛。總狀花序生於老枝頂,花序稍微下垂,有小花6至12朵,花萼紫藍色,杯形,花蕾白色,帶藍紫暈,花冠蝶形,白色,有芳香,花期3至5月。莢果念珠形,長3至6厘米,直徑約0.5厘米,成熟後黃褐色。

白刺花春季開花稠密,顏色素雅,並有淡淡的芳香;夏秋季節綠葉清秀,濃綠蒼翠;冬季落葉後則深黑褐色樹榦鐵骨錚錚,給人以蒼老古樸之感。在園林中可做綠籬植物,也可孤植、片植於林地的邊緣、草坪等處,還可製作盆景或盆栽觀賞。

白刺花原產我國,在華北、西北、西南均有分布,在鄭州市周圍的登封、鞏義等縣市有著大量的野生資源,最初鄭州市的盆景工作者和愛好者將其做為盆景樹種開發利用,後來鄭州市人民公園又將其做為觀賞植物馴化栽培,並用於園林綠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白刺花習性強健,管理粗放,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冷,耐瘠薄,但怕積水,稍耐半陰,不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更好。白刺花的萌發力較強,而且耐修剪,栽培中應注意修剪整形,以保持樹形的優美。繁殖可用播種、分株、根插等方法。白刺花的主要病蟲害是天牛螞蟻危害樹榦,應注意觀察,及時殺滅,以免造成危害,影響生長。  

功效分類

清熱涼血藥;清熱解毒藥

關於「白刺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