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脂溶性維生素生理作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維生素 >> 脂溶性維生素 >> 脂溶性維生素生理作用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目錄

1.維生素A 維生素A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面。

(1)構成視網膜的感光物質,即視色素。已知維生素A的缺乏主要影響暗視覺,與暗視覺有關的是視網膜桿狀細胞中所含的視紫紅質(visual purple,又名rhodopsin)。視紫紅質是由維生紗A的醛衍生物(視黃醛)與蛋白質結合生成的、視蛋白與視黃醛的結合要求後者具有一定的構型,體內只有11-順位的視黃醛才能與視蛋白結合,此種結合反應需要消耗能量並且只在暗處進行,因為視紫紅質遇光則易分解。視紫紅質對弱光非常敏感,甚至一個光量子即可誘發它的光化學反應,導致其最終分解成視蛋白和全反位視黃醛。

視紫紅質

前光視紫紅質

光視紫紅質

間視紫紅質Ⅰ

間視紫紅質Ⅱ

視蛋白+全反位視黃醛

因為在此過程中視紫紅質分解而退色,所以又叫做「漂白」(bleaching)、視紫紅質的漂白是放能反應,通過視桿細胞外段特有的結構,能量轉換為神經衝動,引起視覺。由於視紫紅質的分解,殘留在視網膜內的視紫紅質的量甚少,若不及時再合成,則視網膜就不能再感受弱光的刺激,此時在光線弱的暗處就看不見物體了。然而,由視紫紅質分解所產生的全反位視黃醛可以經還原、異構轉變為11-順位視黃醇,並進一步又氧化成11-順視黃醛。這樣,在暗處11-順視黃醛又可與視蛋白結合再生成視紫紅質,如下圖所示。

視紫紅質的合成、分解與視黃醛的關係


圖3-2 視紫紅質的合成、分解與視黃醛的關係

人們從強光下轉而進入暗處,起初看不清物體,但稍停一會兒,由於在暗處視紫紅質的合成增多,分解減少,桿細胞內視紫紅質含量逐漸積累,對弱光的感受性加強,便又能看清物體,這一過程稱為暗適應(dark adaptation)。從上圖可以看出,當維生素A缺乏時,11-順視黃醛得不到足夠的補充,桿細胞內視紫紅質的合成減弱,暗適應的能力下降,可致夜盲(nightblindness),祖國醫學稱此症状為「雀目」。

(2)維持上皮結構的完整與健全

維生素A是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需的物質,缺乏時上皮乾燥、增生及角化,其中以眼、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系統等的上皮影響最為顯著。在眼部,由於淚腺上皮角化,淚液分泌受阻,以致角膜、結合膜乾燥產生乾眼病(xerophthalmia),所以維生素A又稱為抗乾眼病維生素皮脂腺汗腺角化時,皮膚乾燥毛囊周圍角化過度,發生毛囊丘疹毛髮脫落。由於上皮組織的不健全,機體抵抗微生物侵襲的能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

(3)促進生長、發育

缺乏維生素A時,兒童可出現生長停頓、骨骼成長不良和發育受阻。在缺乏維生素A的雌性大鼠則出現排卵減少,影響生殖

維生素A如何維持上皮組織的健全和促進兒童和幼小動物的生長、發育其機理尚未完全闡明。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維生素A(視黃醇)及其衍生物視黃酸可影響上皮細胞分化過程。缺乏維生素A則培養中的上皮細胞趨向於分化為復層鱗狀上皮,而向培養基中添加維生素A則減弱此種表型的表達,刺激粘液分泌上皮的形成。再從分子機制上探討則發現維生素A具有類固醇激素樣的作用,通過與細胞內受體結合,形成複合物轉位於細胞核內,啟動某種基因轉錄和促進某種蛋白質的合成(參看代謝調節一章)。此種作用已在角質細胞角蛋白合成和胚胎癌細胞的Ⅳ型膠原蛋白合成中得到證實。視黃酸還有促進胚胎的正常發育和分化以及對抗促癌劑(promoters)的作用。然而,有人認為維生素A的抗癌作用不在於它的對基因表達的調整,而是與它對細胞表面的作用有關。已知維生素A可促進糖蛋白的合成,特別是作為細胞表面受體的糖蛋白和纖維粘連蛋白(fibronectin)的合成。癌變細胞其表面因缺乏纖維粘連蛋白而喪失正常粘附能力,此缺陷可被維生素A所逆轉。維生素A還使細胞表面上的EGF受體(上皮生長因子受體)數目增加,通過促進EGF與細胞的結合而促進生長。

2.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食物中鈣和磷的吸收,維持血中鈣和磷的正常含量,促進骨和齒的鈣化作用,詳見第18章鈣磷代謝。

3.維生素E

維生素E與動物生殖機能有關,雌性動物缺少維生素E則失去正常生育能力,一般雖能受孕,但由於子宮機能障礙,易引起胎兒死亡及吸收、導致流產。在雄性動物缺少維生素E則睾丸生殖上皮發生退行性變,伴有輸精管萎縮精子退化,尾部消失,喪失活動力。在人類單純由於缺少維生素E而發生的病尚屬罕見,但在臨床上它可作為藥物使用,治療某些習慣性流產,有時能收到一定效果。

實驗研究表明,維生素E有穩定不飽和脂肪酸的作用,缺少維生素E則體內脂肪組織中的不和脂肪酸易於被過氧化物氧化而聚合,此種過氧化物聚合物一方面使得皮下脂肪熔點升高,刺激組織引起病變,形成硬皮症,另一方面它對神經肌肉血管等組織亦起著有害作用,動物缺少維生素E則其橫紋肌萎縮或癱瘓肌纖維甚至可以壞死。維生素E對脂肪代謝和肌肉代謝的調節作用是與它本身的化學性質相關的。因為維生素E對氧非常敏感,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可以降低組織的氧化速度。當它與不飽和脂肪酸共存時則可防止後者被過氧化物氧化。同樣,腸道內或肝臟內的維生素A亦可因維生素E之存在而減少其被氧化破壞。維生素E的此種抗氧化劑作用常應用來保存維生素A製劑和各種食用油脂。

此外,維生素E尚能促進與生物氧化有關的輔酶Q(參與第6章)的合成。

4.維生素K

維生素K可以促進肝臟合成多種凝血因子,因而促進血液凝固,詳見第14章。

32 維生素K | 水溶性維生素 32
關於「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脂溶性維生素生理作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