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天仙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玉溪天仙藤
Yù Xī Tiān Xiān Ténɡ
別名 天仙藤
功效作用 祛風除濕,止痛。主治胃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玉溪天仙藤

【來源】 胡椒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雲南。

【性味】 辛,溫。

【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止痛。主治胃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0.5~1錢,研粉沖服或水煎服。

【注意】 孕婦忌服;服藥忌蕎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玉溪天仙藤

【拼音名】 Yù Xī Tiān Xiān Ténɡ

【別名】 天仙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毛葉胡椒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pet puberulilimbum C.DC.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碎,晒乾或鮮用。

【原形態】 毛葉胡椒 攀援藤本。枝有縱棱,幼時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2-15mm,被短柔毛;葉片硬紙質,有密腺點,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7-13cm,寬3-5cm,先端短漸尖,基部鈍,下面密被微硬毛,葉脈5-7條,最上1對離基約2cm從中脈發出,其餘的基出。花單性異株,無花被;穗狀花序與葉對生;雄花序通常短於葉片;總花梗長於葉柄,花序軸被硬毛;雄花苞片圓形,具柄,直徑約1mm,雄蕊3;雌花序長6-8cm;總花梗向上漸增粗,尤以花序基部更明顯,被毛;雌花苞片與雄花相同,子房嵌生於花序軸中並與其合生,柱頭4-5,線形,漿果近球形,直徑3-4mm。花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或密林濕潤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

【性狀】 性狀鑒別 莖枝扭曲,表面淡黃色,有縱棱。葉多皺縮,展平後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6-12cm,寬3-5cm,具密集的細小腺點,葉背有毛茸,葉脈5-7條,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出,網脈明顯;葉柄有短柔毛,基部鞘狀。有時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花序軸有毛。氣香,味辛辣。

【性味】 辛;溫

【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脘腹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粉,每次-6g;或浸酒

【注意】 孕婦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孕婦忌服。服藥忌蕎麥面。"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玉溪天仙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