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腸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豬腸 | 中藥圖典 |
豬腸 Zhū Chánɡ |
|
---|---|
別名 | 豬臟 |
功效作用 | 清熱;祛風;止血。主腸風便血;血痢;痔漏;脫肛 |
英文名 | Pig's intestine |
始載於 | 《食療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小腸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 |
【中藥化學成分】含肝素(heparin),胰泌素(secretin),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抑胃肽(gastrin inhibitory polypeptide),舒血管腸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
【功效】
【考證】
出自《食療本草》
【選方】
①治腸風臟毒:豬大腸一條,入殼荽在內煮食。(《救急方》)②治大入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飢,腹不痛,里不急:黃連二兩(挫碎),嫩豬臟二尺(去肥),以黃連塞滿豬臟,扎兩頭,煮十分爛,研細,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飲送下。(《仁齋直指方》豬臟丸)③治滑泄:吳茱萸不以多少,揀淨,用大豬臟一、兩條,以吳茱萸實滿,扎定兩頭,熟炭火煮令極爛,研細,九如梧桐子大。早晚食前各以米飲吞下五十丸。(《百選方》)④治痔瘺下血:豬臟一條,洗淨,控於,槐花炒,為末,填入臟內,兩頭扎定,米醋煮爛,搗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當歸酒下。(《奇效良方》豬臟丸)⑤治內痔:黃連(酒煮)十兩,枳殼(麩炒)四兩。以大腸臟七寸,入水浸糯米於內,煮爛搗為丸。(《本草蒙筌》連殼丸)
〖驗方參考與藥膳〗
2、豬腸與黃酒煮食,治乳少。
食療價值
主要為豬的大腸。洗淨滑膩污物用。
性味甘平。常用來「固大腸」,作為治療久瀉脫肛、便血、痔瘡的輔助品。可用適當的藥物如槐花、枳殼納入腸中,扎定,煮熟食。古方也有作丸劑用的。如《奇效良方》豬臟丸,將槐花炒研為末,納入腸中,用米醋煮爛,作丸服。
參看
|
出自A+醫學百科 「豬腸」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8C%AA%E8%82%A0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豬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