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騫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張孝騫(Chang Hsia Ch『ien (1897~1987)),中國內科學家。確定循環血容量測定法,組織中國第一個臨床消化專業小組。1897年12月28日生於湖南長沙,1987年8月8日卒於北京。1921年畢業於湖南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獲美國康乃狄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4年到北京協和醫學院內科工作,1926年到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進修,1927年回國後於1932年任內科副教授,1933年到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進修,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毅然辭去協和的工作回湘雅醫學院任內科學教授兼教務主任,後接任院長,在大後方堅持辦學,培養抗戰急需的醫藥衛生幹部。1946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考察醫學教育,1948年他回協和醫學院任內科學教授及內科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主編《中華內科雜誌》,並先後擔任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等職務,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早年主要從事生物化學代謝等方面的研究。1926年在美國建立了測定人體循環血容量一氧化碳方法,並證實糖尿病酸中毒時血容量降低。以後又發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血容量增加,並發現營養不良性水腫腎病症候群病人血容量下降是血膠體滲透壓降低所致。1930年代後研究消化系統,在協和創建國內第一個臨床消化專業小組。首次在中國採用組胺法化驗胃液分泌,研究了發熱貧血維生素 A缺乏對胃酸分泌的影響,提出發熱對胃液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的新觀點,闡述了發熱病人食慾降低的部分機理。還對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核性腹膜炎消化性潰瘍等進行了研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診治了許多疑難病和罕見病,諸如希恩(原譯席漢)氏症候群間葉瘤等。主要著作有《測定循環血容量的一氧化碳法》(1928)、《糖尿病酸中毒時的血容量》(1928)、《發熱和傳染病時的胃液分泌》(1933)、《胃潰瘍惡變的發生率》(1936)、《臨床醫生要講究思維方法的修養》(1982)。

關於「張孝騫」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