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自測/常見症状辨病/心悸
醫學電子書 >> 《常見病自測》 >> 常見症状辨病 >> 心悸 |
常見病自測 |
|
心悸在臨床上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症状。表現為患者自覺心慌、心跳,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心悸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只有在分清生理性心悸和病理性心悸的基礎上,並結合心悸伴隨症状,才能大致判斷心悸原因所在。及早就醫治療。
1.生理性心悸
(1)強烈活動或精神緊張後 健康人在強烈體力活動或精神緊張後常覺心悸。這是由於心肌收縮力增強所致。
(2)攝入興奮性食物 大量吸煙、飲酒、飲濃茶和咖啡,可引起植物神經功能興奮出現心悸。
(3)藥源性心悸 應用某些藥物:如麻黃素、咖啡因、氨茶鹼、腎上腺素類、苯丙胺、阿托品、甲狀腺素片的人,常有心悸。且常和攝入量大小及個體敏感性有關。
2.病理性心悸的原因
(1)心室肥大 後天獲得性心臟病如高血壓心臟病、風濕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梅毒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風濕性二尖瓣關閉不全,由於左心室肥大,心收縮力增強,可引起心悸。腳氣病性心臟病時,左右心室均增大,病情發展快,心悸明顯而強烈。
先天性心臟病如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可因心室增大而出現心悸。
(2)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病變 貧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動加強而引起心悸。活動性肺結核患者、風濕性心臟炎、感染性心內膜炎、布魯菌病、低血糖發作等均可引起心悸。
(3)心律失常 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均可引起心悸。特別是突然發生的心動過速,心率突然轉慢時更易引起心悸。
(4)心臟神經官能症 見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絕經期症候群等。
3.心悸伴隨症状辨病
(1)心悸伴心率大於100次/分 當發生心悸時,患者可自測脈搏,若每分鐘心跳大於100次,則應考慮心動過速引起的心悸。
(2)心悸伴心率小於60次/分 當發生心悸時,患者自測脈搏,每分鐘心跳小於60次/分,則應考慮心動過緩引起的心悸。
(3)心悸伴心跳時有一止 心悸時患者自測脈搏,若心跳不規律,時有一停,則心悸可能與心律不齊有關。
(4)心悸伴神經官能症 多見於心臟神經官能症者,患者以青壯年女性多見。除心悸外,患者常有心跳快、胸悶,心前區刺痛或隱痛,呼吸不暢。並常伴有頭痛、頭暈、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官能症症状。發病常與精神因素有關,每因情緒激動而發作。
(5)心悸伴高血壓 若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心悸、頭暈、頭痛、血壓高,應考慮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無高血壓病史,陣發性血壓升高,心悸則與嗜鉻細胞瘤有關。
(6)心悸伴消瘦、腹瀉、煩躁易怒 心悸同時伴有消瘦、多食、大便次數多、眼球凸出、煩躁,應考慮甲亢引起的心悸。
(7)心悸伴乏力、面色蒼白 心悸伴有乏力、面色蒼白、頭暈、血色素低,應考慮貧血引起的心悸。
(8)心悸於飯後3小時以後出現 心悸於飯後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對於那些已經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是否藥物過量引起的低血糖反應。
(9)發熱、咽痛後胸悶、心悸 先有發熱、咽痛等症,3周後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應考慮心肌炎。多見於青年人。
以上討論了生理性心悸、病理性心悸及從心悸的伴隨症状推斷心悸的病因。臨床上,病人需要注意的是心悸與患者的精神因素和注意力有關。身心健康者在安靜狀態並不感到自己心在跳動,但在情緒激動或強烈體力活動後常感心悸。然而為時短暫,靜息片刻心悸消失。而神經過敏者則不然,一般心率突然加快或偶發過早搏動也可感到心悸。此外,當患者注意力集中時,如夜間臥床入睡前,或在陰森的環境中,心悸往往易出現而明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由於逐漸適應了而不常感到明顯的心悸,易致延誤就診。此時自測脈搏跳動是很有必要的。當心跳過快(大於60次/分),心跳過慢(小於100次/分),心跳不規律時有一止時,應及時至醫院就診。另外,當患者自覺心悸,並據伴隨症状推斷出大致病因時,也應及時至醫院做各項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感覺器官功能異常 | 神色形態辨病 |
關於「常見病自測/常見症状辨病/心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給常見病自測/常見症状辨病/心悸條目的留言--14.136.239.109 2016年1月18日 (一) 19:16 (CST) 留言: 最後一段"當心跳過快(大於60次/分),心跳過慢(小於100次/分),心跳不規律時有一止時"是不是數值反了?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