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天罐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小朝天罐 | 中藥圖典 |
小朝天罐 Xiǎo Cháo Tiān Guàn |
|
---|---|
別名 | 小紅參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濕;調經止血。主咳嗽;濕熱黃疸;瀉痢;淋證;小兒夏季熱;咯血;咳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白帶;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肺經、脾經、肝經 |
藥性 | 涼 |
藥味 | 淡、澀 |
【拼音名】 Xiǎo Cháo Tiān Guàn
【別名】 小紅參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beckia chinensis Linn.ver.an-gustifolia(D.Y.Wu et C.Chen[Osbeckia angustifosia D.Don]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全草,鮮用或切碎晒乾。秋後采根,鮮用或切片晒乾。
【原形態】 亞灌木,高約60cm。常上部分枝;莖四棱形,具緊貼的糙伏毛,主要在棱上。葉柄極短或無;葉片堅紙質,長圓狀卵形至橢圓狀卵形,極少狹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長(2-)3-5cm,寬(3-)6-10(-14)mm,全緣,兩面被糙伏毛,3-5條基出脈,於背面隆起,細脈不明顯。頭狀花序,頂生,有花3-8朵,基部具葉狀總苞2-6枚;苞片卵形,僅具緣毛,無花梗,萼管長約6mm,無毛或具少數有刺毛的突起,裂片4,卵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與萼管等長,具緣毛,各裂片間外緣具一有刺毛的突起,果時隨萼片脫落;花瓣4,淡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約1m,具緣毛;雄蕊8,常偏向一側,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頂部具喙,喙長為花藥的1/2或1/3,藥隔基部微膨大呈盤狀;子房近球形,4室,僅先端具剛毛。蒴果卵狀球形,4縱裂,宿存萼壇形,長約6mm,直徑約4mm,外面無毛或具少數有刺毛的突起;種子近馬蹄形,表面有小疣狀突起,花期8-10月,果期11月-翌年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50-2700m的山坡矮草地和路旁草坡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四川。
【性味】 味淡;澀;性涼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調經止血。主咳嗽;濕熱黃疸;瀉痢;淋證;小兒夏季熱;咯血;咳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白帶;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小朝天罐」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