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病/瘡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 皮膚病症 >> 瘡癤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目錄

癤是一種生於皮膚表淺部位的急性化膿性疾患。好發於夏秋季節,雖任何部位都可發生,但以頭面、背部為多見。其特徵是局部發紅,灼熱,疼痛,突起根淺,腫勢局限,膿出即愈。輕者一般無全身症状,癤腫單發或僅數個。重者可出現全身不適寒熱頭痛心煩口苦便秘尿赤,癤多發可多至數十個。治療一般以清熱解毒為主。

(一)

處方:野菊花15克,嫩苦參15克,千里光15克。

用法:將上藥用水煎濃汁,待溫用。每日早、中、晚各溫洗1次,連洗7~10日可愈。

說明:如缺千里光,可用生大黃等量代替。

(二)

處方:鮮芋艿適量。

用法:將鮮芋艿搗爛,加少許食鹽,再搗爛如泥,敷於患部,早晚更換。

(三)

處方:生鱖魚尾。

用法:以生鱖魚尾貼患處,即可痊癒。

(四)

處方:豆腐皮

用法:燒存性,研末,香油調敷之,每日2次。

(五)

處方:藿香6克,佩蘭5克,銀花10克,連翹10克,天葵6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六一散1包(滑石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六)

處方:銀花藤10克,馬鞍藤頭10克,山紅羊頭10克,僵蠶5克,甘草3克(發熱者加黃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七)

處方:甘草30克,大黃3克(後下),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皂角刺10克,紫花地丁10克,黃連2克,牡丹皮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八)

處方:昆布海藻各9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各15克,赤芍、黃芪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九)

處方:赤小豆30克,土茯苓24克。

用法:將二者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熬煮1小時,去渣取汁,用食鹽少許調味。1次飲完。每日~2劑,連服5~7天,2歲以下小兒酌減。

(十)

處方:粳米50~100克,土茯苓24克,雞內金5~7克。

用法:先將土茯苓及雞內金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熬煮濃汁,濾去渣滓,入粳米及清水適量共煮成稀粥,再加食鹽少許調味,取出候涼。隨意服食。每日劑,療程不限。

(十一)

處方:糯米50克,仙鶴草根30克,白糖24克。

用法:先將仙鶴草根洗淨,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熬取濃汁,濾去渣滓,入糯米共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化。早晨空腹1次服完。每日~2劑,連服5~7天,1歲以下小兒減半。

(十二)

處方:絲瓜150~200克,地丁30克,白糖24克。

用法:先將地丁放鍋內熬取濃液,濾去渣滓,另將鮮嫩絲瓜切成小段,與上液加白糖拌勻,置鍋內隔水蒸熟,分~2次服完,每日劑,連服7~10劑。

(十三)

處方:綠豆50克,蜂蜜20毫升。

用法:將綠豆洗淨用溫開水泡浸1~2小時後取出搗爛成漿,沖入蜂蜜調勻,置鍋內隔水蒸熟,隨意飲服,每日~2劑,連服數天。

(十四)

處方:粳米50~100克,鮮馬齒莧50克,蒲公英18克。

用法:先將馬齒莧及蒲公英置鍋內,加水適量,熬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隨意服食。每日劑,連服數天。2歲以下小兒減半。

(十五)

處方:白鴨頭1個,鴨血(已凝結成塊者)半個,角刺7克,黃芪10克。

用法:將鴨頭除毛洗淨切碎,與鴨血、角刺、黃芪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熬煮至爛,除去黃芪、角刺,入油、鹽各少許調味。飲汁吃肉,分~2次服完。每日或隔日1劑,連服3~5劑。

(十六)

處方:鯉魚膽數枚。

用法:選取鮮活鯉魚殺後留膽。用膽汁外塗患處,每日數次,療程不限。

(十七)

處方:烏梅肉10克,茶籽油適量。

用法:將烏梅肉焙乾或煅燒存性,研成細末。取少量茶籽油調烏梅粉塗敷患處,每日換。先用濃茶洗淨患處再上藥則療效更佳。本方中若無茶籽油,用花生油少許代替亦可。

(十八)

處方:茄子1枚,米醋50~100毫升。

用法:取新摘下來的茄子洗淨切碎,與米醋共搗爛如醬狀。塗敷患處,每日換,連敷數天。

說明:已潰膿者不宜使用本方。

32 皮膚病症 | 痱子 32
關於「小兒常見病/瘡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