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寒熱雜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二十六寒熱 >> 寒熱雜說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五第二十一《寒熱病篇》。又自篇首至「骨厥亦然」,見《甲乙經》卷八第一上篇。又自「骨痹」至「補之」,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又自「身有所傷」至「關元也」,見《甲乙經》卷十第二下篇。又自「厥痹者」至「陰經」,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又「暴瘖」一節,見《甲乙經》卷十二第二。「暴聾」一節,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中篇。「暴癉」一節,見《甲乙經》卷十二第七。又自「臂陽明」至「盛瀉虛補」,見《甲乙經》卷十二第六。又自「足陽明有俠鼻」至「則瞑目」,見《甲乙經》卷十二第四。又自「寒厥」至「足太陰、少陽」,見《甲乙經》卷七第三。又「舌縱」一節,見《甲乙經》卷十二第六。又「振寒洒洒」一節,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中篇。又自「春取絡脈」至「治骨髓五臟」,見《甲乙經》卷五第一上篇。又自「身有五部」至「有癰疽者死」,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熱病始手臂者」至「止之於陰」,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中篇。又自「病始手臂者」至「項太陽而汗出」,見《素問.刺熱篇》,亦見本書《五臟熱病篇》。又自「凡刺之害」至末,見《甲乙經》卷五第四。

皮寒熱,皮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補手太陰。

肺主皮毛,風盛為寒熱,寒熱之氣在皮毛,故皮毛熱不可近席。以熱甚,故皮毛焦。鼻是肺官,氣連於鼻,故槁臘,不得汗也。臘,肉乾也。三陽絡在手上大支脈,三陽有餘,可瀉之。太陰氣之不足,補之也。

平按:「皮不可附席」,「皮」字《靈樞》作「者」。《甲乙》「太陰」作「太陽」,恐誤。注「寒熱之氣」,「寒」字袁刻脫。「肺官」,「官」字原不全,因下注「唇口為脾官」,當是「官」字,袁刻作「宮」。

肌寒熱,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太陰以出其汗。

寒熱之氣在於肌中,故肌痛毛髮焦也。唇口為脾官,氣連肌肉,故肌肉熱,唇口槁臘,不得汗也。是為足三陽盛,故去其血也。足太陰虛,故補之出汗。

平按:「寒熱」下,《靈樞》有「者」字,《甲乙》有「病」字。「太陰」上,《靈樞》有「足」字。「以出其汗」《甲乙》「出」作「去」。

骨寒熱,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寒熱之氣在骨,骨熱故無所安,汗注不休也。齒槁,骨死之候。齒不槁者,可取足少陰陰股間絡,以足少陰內主於骨故也。

平按:《甲乙》「寒」下有「骨」字;「病」作「痛」;「未槁」作「本槁痛」;「已槁」作「色槁」。注「內主於骨」,袁刻「主」誤作「寒」。

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寒濕之氣在於骨節,肢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名為骨痹,是為手足三陰皆虛,受諸寒濕,故留針補之,令濕痹去之矣。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不收,名曰體解,取其少腹齊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齊下三寸,關元也。

因傷出血多,一也;中風寒,二也;有墮墜,三也。體者,四肢也。三者俱能令人四肢解墮不能收者,名曰體解之病,可取之足陽明、足太陰於臍下小腸關元穴也。三結者,足之三陰太陰之氣,在臍下與陽明交結者也。

平按:《甲乙》「血出多」作「出血多」;「墮墜」作「墜墮」。《靈樞》「懈□」作「解惰」。「齊」《靈樞》、《甲乙》作「臍」。

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者,瀉陽補陰經。

失逆之氣,從足上行,及於少腹,取足之陰陽之絡,所主之病,瀉去其血,補足三陰經也。

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次脈,手少陽脈也,名曰天牖;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掖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膺前當中任脈,謂之天突。任脈之側動脈,足陽明在嬰筋之前,人迎也。名足陽明等者,十二經脈,足太陰屬脾絡胃,上膈俠陽明連舌本。足少陰從腎上貫膈入肺,循喉嚨俠舌本。足厥陰屬肝絡膽,循喉嚨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額與督脈會顛,支者從目系下頰里。此足三陰至頸項之中,所行處深,故不得其名。足厥陰雖至於頰,不當頸項沖處,故其穴不得脈名。手少陰心脈雖循胸①系目系,以心不受邪,其氣不盛;手心主脈從心包循胸出脅腋,不至頸項,又是心包,其氣更不盛,故此二脈之穴,不得脈名。手太陰肺脈,以肺居臟上主氣,其氣強盛,雖不至頸項,發於氣穴,得於脈名。手足三陽,手太陽脈雖循頸上頰,至目兌眥,以是心腑,其氣不盛,故穴不得脈名。足少陽膽腑脈起目兌眥,下行至胸,以膽谷氣不盛,故其穴不得脈名。唯手、足陽明谷氣強盛,手少陽三焦之氣(有本為足少陽,檢例誤耳),足太陽諸陽之長,所以此之四脈,並手太陰,入於五部大輸之數也。與彼《本輸》之中脈次多少不同,彼中十二經脈之中,唯無足之三陰、手之少陰,手足諸陽皆悉□,□奇經八脈之中有任、有督,以為脈次。此中唯取五大要輸,以為差別。

平按:注「所行處深」,袁刻作「行處深深」。又注「皆悉」下所缺二字,細玩余文,似「具,於」二字。

①「胸」,人衛本注曰:據本書卷八首篇,疑當作「咽」。

陽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人迎。

足陽明從大迎髮際額顱,故陽明氣逆頭痛也。支者下人迎循喉嚨屬胃絡脾,故氣逆胸滿不得息,可取人迎。人迎胃脈主水谷,總五臟之氣,寸口為陰,此脈為陽,以候五臟之氣,禁不可灸也。

暴瘖氣鯁,取扶突與舌本出血。

手陽明別走大絡乘肩髃上曲頰,循齒入耳中,會宗脈五絡皆入耳中,故耳中脈名宗脈也。所以人暴瘖氣鯁,取此手足之陽明扶突之穴,出血得已。氣在咽中,如魚鯁之狀,故曰氣鯁。舌本一名風府,在項入髮際一寸督脈上,今手陽明正經不至風府,當是耳中宗脈絡此舌本,以血有餘,故瀉出也。

平按:「氣鯁」《靈樞》「鯁」作「鞕」,《甲乙》作「硬」。「取」作「刺」。

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手少陽從膻中上系耳後,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走出耳前至目兌眥,故手少陽病,耳暴聾不得明了者,可取天牖,在頭②筋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也。

平按:《甲乙》「蒙」下有「瞀」字;「不明」作「不開」,下有「頭頷痛,淚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風眩喉痹」十八字;「取天牖」作「天牖主之」。

②「頭」,人衛本注曰:據《甲乙》卷三第十二及《素問.氣穴論》王注,疑當作「頸」。

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足太陽脈起目內眥,上額交顛,入絡腦,下俠脊抵腰,循膂過髀樞,合膕貫腨出外踝後,至小指外側,故此脈病,暴腳攣,小兒癇,頭眩足痿①,可取天柱。天柱,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也。

平按:《甲乙》「攣」上有「拘」字。

①「痿」,蕭本誤作「瘺」。今據仁和寺本改。

暴癉內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大輸五部。

熱盛為癉。手太陰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故此脈病,腹暴癉,脾胃氣逆,肝肺之氣相薄,致使內逆,血溢鼻口,故取天府。天府,在腋下三寸臑內廉動脈。此為頸項之間臟腑五部大輸。

平按:「癉」《甲乙》作「痹」。「大輸」《靈樞》作「天牖」,《甲乙》此句作「此為胃之大腧五部也」,注云:「五部,按《靈樞》云:『陽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人迎。暴瘖氣鞕,刺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拘攣癇痓,足不任身者,取天柱。暴痹內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胃之五大俞五部也。』今士安散作五穴於篇中,此特五部之一耳。」據此則大輸五部,《靈樞》、《太素》經文本相連屬,士安撰《甲乙》散見於各篇中。又此注所引「刺扶突」,今本《靈樞》作「取扶突」。「暴拘攣」今本《靈樞》作「暴攣」。「癇痓」,今本《靈樞》作「癇眩」。「此為胃之五大俞五部也」今本《靈樞》作「此為天牖五部」。與所引略有不同,想有別本也。

臂陽明有入鼽遍齒者,名曰人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

臂陽明,手陽明也。手陽明脈從手上行,循臂入缺盆下絡肺,支者從缺盆行嬰筋後上頸,入至下齒中,還出俠鼻,起足陽明,交額中,下入上齒中,遂出循頤至大迎,支者從大迎下行嬰筋之前至人迎,至嬰筋時,二經皮部之絡,相至二經,故臂陽明之氣亦發人迎,故稱有入。所以下齒齲,取於手之商陽穴也。惡寒陽虛,故補之。不惡寒者陽實,故瀉之也。

平按:《靈樞》「入鼽」作「入□」。《甲乙》「齒」上無「遍」字。「人迎」《靈樞》、《甲乙》作「大迎」,《甲乙》注云:「《靈樞》名曰禾窌,或曰大迎。詳大迎乃是陽明脈所發,則當雲禾窌是也。然而下齒齲又當取足陽明禾窌、大迎,當試可知耳。」據此,則《靈樞》、《甲乙》所稱,未能確定,玩楊注自明。又注「俠鼻」,「俠」字袁刻誤作「喉」。

足之大陽有入頰遍徧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與鼽前,方病之時,其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眉外,方病之時,盛瀉虛補。

徧,音遍。足太陽經起目內眥上額,其太陽皮部之絡,有下入於頰後徧上齒,又入於耳,氣發角孫之穴,故曰有入。所以上齒齲者,取之鼻及鼽骨之前,有絡見者,刺去其血;虛則補絡,補絡可飲補藥。眉外,謂足陽明上關穴也。上關,在耳前上廉起骨,開口有空,亦量虛實以行補瀉也。

平按:「足之太陽」《甲乙》作「手太陽」。「入頰」《靈樞》、《甲乙》作「入□」。《靈樞》「鼽前」作「□前」;「眉外」作「鼻外」,下無「方病之時,盛瀉虛補」八字。

足陽明有俠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甚。

足陽明大經起鼻交□,下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交承漿,循頤出大迎,上耳前循髮際,氣發懸顱之穴,有皮部之絡與口相當,入系目系。對,當也。視此足陽明有餘不足,可損益之。取之失者,反益甚也。

平按:《甲乙》「有俠」作「又俠」。《靈樞》「俠」作「挾」。《甲乙》「目本」下有「頭痛引頷取之」六字;「益不足」作「補不足」。

足大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固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

足太陽經起目內眥,上額交顛上,其直者從顛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有絡屬於目本,名曰目系。太陽為目上綱,故亦是太陽與目為系。今別來屬於頭,其氣是通,故頭與目有固痛者,取於項中足太陽筋兩間別下項者氣之所發大椎穴者。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三陽督脈之會也。

平按:「固痛」《靈樞》、《甲乙》作「苦痛」。注「筋兩」,據經文應作「兩筋」。

陰喬、陽喬,陰陽相交,陽入陰出,陰陽交於兌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

二喬皆起於足,行至於目,是為二喬同向上行,何以稱陽入陰出也?人之呼氣出為陽也,吸氣入為陰也,故呼氣之時,在口為出,於頭足亦出;吸氣之時,在口稱入,於頭足亦入。今於目眥言陰陽出入,以相交會目得明也。所以陽盛目張不能合,陰盛則目瞑不得開,宜取此二喬也。

平按:「喬」《靈樞》、《甲乙》作「蹻」。「陽入陰出」《靈樞》作「陽入陰,陰出陽」;「兌」作「銳」。《甲乙》作「陽氣絕乃瞑,陰氣絕則眠」。

寒厥,取陽明、少陰於足,留之。

失逆寒氣從足而上,令足逆冷,可取足少陰脈太溪,太溪在足內踝後骨上動脈陷中;取足陽明脈解溪,解溪在足沖陽後一寸半。

平按:《靈樞》、《甲乙》「寒厥」一節在「熱厥」後。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

失逆熱氣從足起者,可取足少陽絡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別走厥陰者,及足太陰脈療主病者也。

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

足少陰脈從足心上行屬腎絡膀胱,貫肝膈入肺,循喉嚨俠舌本,支者從肺絡心注胸中,故其脈厥熱,涎下心中煩悗,取足少陰然谷穴然谷,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也。

平按:《甲乙》「涎」作「□」;「悗」作「悶」;「取足少陰」作「陰交主之」。

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

灑,音洗。手太陰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別者上出缺盆,循喉嚨合手陽明,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肺以惡寒故虛,病振寒鼓頷也。循胃屬肺,故腹脹煩悗。悗,音悶。可取手太陰少商穴少商,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平按:《甲乙》「洒洒」作「凄凄」;「悗」作「悶」。注「循胃口」,「循」,袁刻作「從」。

刺虛者,刺其去也;

謂營衛氣已過之處為去,故去者虛也,補之令實。

刺實者,刺其來也。

謂營衛氣所至之處為來,故來者為實,瀉之使虛也。

春取絡脈,

春時肝氣始生,風疾氣急,經氣尚深,故取絡脈分肉之間,療人皮膚之中病也。

夏取分腠,

夏時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流於經隧溝洫,熏熱分腠,內至於經,故取分腠,以去肌肉之病也。

秋取氣口,

秋時肺氣將斂,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故取氣口,以療筋脈之病,氣口即合也。

冬取經輸,

冬時腎氣方閉,陽氣衰,少陰氣緊,太陽沉,故取經井之輸以下陰氣,取滎輸實於陽氣,療於骨髓五臟之病也。

平按:「輸」《甲乙》作「俞」,下同。

凡此四時,各以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五臟。

齊,音劑也。

身有五部:伏菟一;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足陽明氣發,禁不可灸,又不言得針,此要禁為第一部,故生癰疽者死也。

腓二,腓者踹也;

腓,音肥。承筋一名踹腸,一名直腸,脈在踹中央陷中,足陽明太陽氣所發,禁不可刺,故踹為要害之處,生癰疽者死也。

平按:《甲乙》「腓」作「踹」,無「腓者踹也」四字。《靈樞》「踹也」作「腨也」。

背三;

自要輸已上二十一椎兩箱稱背,去臟腑甚近,皮肉至薄,若生癰疽,陷而必死也。

五臟之輸四;

五臟手足二十五輸,當於輸穴生癰疽者死也。

項五,

項之前曰頸,後曰項。三陽督脈在項,故項生癰疽致死也。

五部有癰疽者死。

癰疽害甚,故生人之要處致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

以下言療熱病取脈先後。熱病等所起,起於四肢及頭,故病起兩手者,可取手陽明井商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以手陽明谷氣盛也;及手太陰郄孔最,在腕上七寸也。

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

有熱等病起於頭者,可取於項足太陽脈天柱之穴,天柱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陷也。

病始足胻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病起足者,可取陽明合三里穴,三里在膝下三寸胻外廉。

平按:《靈樞》、《甲乙》「胻」作「脛」。

臂太陰可出汗,

手太陰脈主氣,故出汗取之也。

平按:「出汗」《靈樞》作「汗出」,下同。

足陽明可出汗。

足陽明主水谷,多氣血,故出汗取之。

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取陰脈出汗不止,可取陽脈所主之穴止;若取陽脈出汗不止,可取陰脈所主之穴止之也。

平按:《甲乙》無兩「於」字。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恇懼①,致氣則生為癰瘍。

凡行針要害,無過二種:一種者,刺中於病,補瀉不以時去針,則泄人精氣;刺之不中於病,即便去針,以傷良肉,故致氣聚。精泄益虛,故病甚虛恇。恇,怯也。氣聚不散,為癰為瘍也。

平按:「恇懼」《靈樞》、《甲乙》作「而恇」。

①「懼」字,仁和寺本無。

32 厥心痛 | 癰疽 32
關於「太素/寒熱雜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