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癰疽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二十六寒熱 >> 癰疽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此其候也。黃帝曰:善」,見《靈樞》卷十二第八十一《癰疽篇》。又自篇首至「臟傷故死矣」,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上篇。又自「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至「此其候也。黃帝曰:善」,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下篇。又自「黃帝問於岐伯曰:有病癰腫致痛」至「可使全。黃帝曰:善」,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腹中論篇》。又自「黃帝問曰」諸癰腫筋攣「至末,見《素問》卷五第十四《脈要精微論篇》,《甲乙》同上。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

上焦出衛氣,衛氣為陽,故在分肉能溫之也。氣潤骨節,骨節腦髓皆悉滋長,故為養也。令腠理無癰,故為通。

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絡,孫絡②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滿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

出氣,謂營氣也。經絡及孫絡有內有外,內在臟腑,外在筋骨肉間。谷入於胃,精液滲諸孫絡,入於大絡,大絡入經,流注於外。外之孫絡,以受於寒溫四時氣,入絡行經以注於內。令③明水谷津液,入於孫絡,乃至於經也。內外經絡行於臟腑,臟腑氣和乃得生也。

平按:「露」《甲乙》作「霧」。「孫絡」二字《靈樞》、《甲乙》不重。「而赤」《甲乙》作「赤而」。「先滿,滿乃注於絡脈」《靈樞》作「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甲乙》「滿」字不重,「絡脈」下重「絡脈」二字。注「滲諸孫絡」,「諸」袁刻作「於」。

②「孫絡,孫絡」,蕭本原作「孫脈,孫絡」,據楊上善注及蕭氏按語改。仁和寺本作「孫脈,孫脈」。

③「令」,人衛本注曰:疑當作「今」。

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

張,□張也。陰,營氣也。陽,衛氣也。神之動也故出入息動,息之動也營衛氣行,營衛氣行必有經紀,營衛周行道理,人與天道同運,天運非常之道故不休也。

平按:《甲乙》「已張」作「乃張」;「乃行」作「而行」。

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留則先後;從實去虛,補則有餘。血氣已調,形神乃持,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

切,專志也。用心專志,調虛實也。瀉者□順於虛,專去盛實,瀉之甚者,則不足也。氣至因而疾瀉,則便④氣盛⑤。氣至留而不瀉,則針與氣先後不相得也。若順實唯去於虛,補之甚者,則有餘也。是以切而調之者,得之於心,不可過虛實也。故善調者,補瀉血氣,使形與神相保守也。持者,保守也。如此調養,血氣平與不平,言已知之;然猶未通癰疽三種之論,故請所聞。

平按:「形神」《靈樞》作「形氣」。「平與不平」《甲乙》作「至與不至」。

④「便」字,仁和寺本殘,觀其剩形,似為「使」字。

⑤「盛」,人衛本注曰:疑是「減」字。

岐伯曰:經脈留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

此言天有度數,地有經紀。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蔖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別離異處。

蔖,采古切,草名也,亦節枯也。此言天度、地紀有失致損也。

平按:「蔖」《靈樞》作「萓」,注云:「魚飢切。」詳《玉篇》:萓本作宜,鹿蔥也。《廣韻》蔖,采古切,草死也。與楊注「節枯」之意同,較「萓」義為長。

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同①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

此言人之血氣合於天地。

平按:《甲乙》「星宿」作「天宿」。

①「同」,人衛本注曰:據《靈樞.癰疽篇》、《甲乙》卷十一第九上、《劉涓子方》卷四、《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一及《醫心方》卷十五第一應作「周」。

寒氣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盛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煎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營,經脈敗漏,薰於五臟,臟傷故死矣。

此言血氣行失,有損有病也。

平按:「煎枯空虛」《靈樞》作「血枯空虛」,《甲乙》作「則筋骨枯空,枯空」。《靈樞》「營」作「榮」,《甲乙》作「親」;「經脈」作「經絡」;「故死」作「則死」。

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

凡有三問:一問癰疽形狀,二問癰疽死生忌日,三問癰疽名字也。

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已已,則含豕膏,毋冷食,三日而已。

下答癰疽形狀及名並所發處,合二十一種:一十八種有名有狀,有所發處;三種但有所發之處,無名與狀。二十一種中,七種無死生忌日,餘十四種皆有忌日。凡癰疽所生,皆以寒氣客於經絡之中,令血凝澀不通,衛氣歸之,寒極化為熱氣,□成癰疽②,腐肉為癰,爛筋壞骨為疽,輕者療之可生,重者傷臟致死。名猛疽等,癰疽之名,聖人見其所由立之名狀如左,隨變為形,亦應不可勝數也。近代醫人,元不識本名之旨,隨意立稱,不可為信。嗌,咽也。寒氣客脈之處,即發熱以為癰疽,無常處也。

平按:「瀉已已」《靈樞》無兩「已」字,《甲乙》作「膿瀉已」。《靈樞》、《甲乙》「含」作「合」;「膏」下無「毋」字。注「熱氣」下原缺一字,袁刻作「鬱積」二字,不合,謹空一格。

②「疽」,仁和寺本作「腫」。

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泉液,前傷任脈,內薰肝肺,薰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項前曰頸。

平按:「泉」《靈樞》、《甲乙》作「淵」,說見前。

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鑠。其色不樂,項痛而①刺以針,煩心者,死不治。

腦後曰項。

平按:「陽氣」《靈樞》作「陽留」。《甲乙》「留項」作「溜項」。「鑠」《靈樞》、《甲乙》作「爍」。「項痛而刺以針」,《靈樞》「刺」上有「如」字,《甲乙》作「腦項痛如刺以針」。《靈樞》「治」上有「可」字。

①「而」,人衛本注曰:通「如」,同也。《甲乙》卷十一第九下、《劉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千金翼》卷二十三第二正作「如」。《靈樞.癰疽》則「而如」連用。

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逆焫之。

肩前臂上膕肉名腨。

發於掖下赤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數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砭,甫廉反,□同,以石刺病也。欲細而長者,傷形深也。

平按:《靈樞》、《甲乙》「堅」下有「者」字;「治之」下有「以」字;「數砭」作「疏砭」。注「□同」二字,袁刻脫。

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俠癭,急治之。

馬刀亦謂癰不膿者是也。頸前曰嬰也。

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

井疽起三四日,不療下入腹,寒熱不去十②日③死也。

平按:「發於脅」上,《靈樞》、《甲乙》有「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谷實瓜蔞,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一條。

②「十」,人衛本注曰:本書經文作「七」,與《靈樞》、《甲乙》、《千金冀》及《醫心方》同;但《劉涓子方》卷四、《巢源》卷三十二《疽候》及《外台》卷二十四《癰疽方》均作「十」,《外台》注云:「寒熱不去,十日早死。」與本注同。

③「日」,仁和寺本作「年」,疑誤。

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翹草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三升,即強飲,厚衣坐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敗」亦曰「改」,量謂此病。生於女子,故釜上蒸之,出汗即已。有本翹、松各一升。

平按:「其中」上無「治之」二字;「□」上無「剉」字,有「治之以」三字;「各一升」上有「及赤松子根」五字;「竭」上有「令」字;「為三升」作「得三升」,《靈樞》作「為取三升」。

發於股胻,名脫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

髀內曰股,股外曰髀,膝上股下骨稱曰股胻也。

平按:《靈樞》、《甲乙》「胻」作「脛」;「脫疽」作「股脛疽」。《甲乙》「變」下有「色」字;「搏骨」作「內薄於骨,急治之」。

發於尻,名曰兌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尻,脽①也。脽,音誰。

平按:「兌」《靈樞》、《甲乙》作「銳」。「三十日」,日本《醫心方》作「四十日」。

①「脽」,蕭本誤作「睢」。今據仁和寺本改。下「脽」字同。

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六十日而死。

陰下之股。

平按:《甲乙》「施」作「弛」。《靈樞》「六日」作「六十日」;「六十日」作「十日」,《甲乙》同。

發於膝,名曰疵疽。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而堅,勿石,石之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

勿石之者,準例皆砭之,此唯言石之,或以冷石熨之,所以堅而不石,以其寒聚結,聽柔乃石之。

平按:《靈樞》「疵疽」作「疵癰」;「而堅」作「如堅石」。《甲乙》「須其柔」作「須其色異柔」。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

當節生癰,膿入節間傷液,故不可療也。

平按:《甲乙》無「疽」字。

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四十日死也。

丈夫陰器曰陽,婦人陰器曰陰。

平按:「四十日」《靈樞》作「三十日」。

發於脛,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不治,害人也。

脛,謂膝下脛骨也。

平按:《甲乙》「齧」作「齧」;「赤」作「如赤豆」三字;「害人」作「殺人」。

發於踝,名曰走緩。其狀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色不變者,肉色不變也。石其輸者,以冷石熨其所由之輸也。

平按:《靈樞》、《甲乙》「踝」上有「內」字。《靈樞》「狀」下有「癰也」二字。「輸」《甲乙》作「俞」。

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不色變,不之,百日死。

足上下者,足趺上下也。

平按:《靈樞》、《甲乙》無「不色變」三字。

發於足傍,名曰厲疽。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

傍,謂足內外之側也。

平按:「初如」《甲乙》作「初從」;「之,去」作「去之」;「黑」上有「狀」字;「不消」作「不可消」。

發於足指,名曰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去之活,不然則死矣。

不則死者,不斬去死也。

平按:《靈樞》「不衰」上無「治之」二字;「斬」下無「去」字。《靈樞》、《甲乙》無「活」字。「不然」《甲乙》作「不去」,《靈樞》無「然」字。

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曰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命曰癰。

營衛稽留經脈泣不行者,寒氣客之,血泣不行,衛氣歸在泣血之中也。

平按:《甲乙》「稽留」作「積留」;「經脈」作「經絡」。《靈樞》「從之」二字不重,《甲乙》作「歸之」。「故曰」《靈樞》作「故熱」,《甲乙》作「故曰熱」。《靈樞》「骨髓」二字不重。「陷於骨髓」《甲乙》作「陷肌膚於骨髓」;「命曰」作「名曰」。

黃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骨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毋余,故命曰疽。

癰下者,即前之癰甚,肌、膚、肉、筋、骨、髓,斯之六種,皆悉破壞,命之曰疽也。

平按:「淳」《甲乙》作「純」;「骨枯」作「骨肉」,《靈樞》無「骨」字。「竭」下,《甲乙》有「絕」字。

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黃帝曰:善。

此言其癰疽之候異。

平按:《甲乙》「上之」作「其上」;「夭」下有「瘀」字;「上如」作「狀如」。

黃帝問於岐伯曰:有病癰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

因於癰腫,有此三病,未知所由,故請之也。

平按:《素問》「癰」作「膺」。《甲乙》「頸」作「脛」。

岐伯曰:名厥逆

因癰腫熱聚,氣失逆上,上盛故頸痛,下虛故胸滿腹脹也。

平按:《甲乙》作「病名曰厥逆」。注「失」字,袁刻脫。

曰:治之奈何?曰:灸之則瘖,石之則狂,須其氣並,乃可治。曰:何以然?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則瘖;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黃帝曰:善。

灸之瘖者,陽氣上實,陰氣下虛,灸之火壯,陽盛溢入陰,故瘖。以冷石熨之,則陰氣獨盛,陽氣獨虛,以陽氣獨虛,發於狂。可任自和,然後療之,使之全也。

平按:「則瘖」《素問》作「入則瘖」,《甲乙》同。「使全」《甲乙》作「使愈」。

黃帝問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

因於癰腫,有此二病,故請所生。

平按:「生」《甲乙》作「在」,袁刻作「主」。

岐伯曰:此寒氣之腫也,八風之變也。曰:治之奈何?曰:此四時病也,以其勝,治其輸。

筋骨是陰,加以寒氣,故為寒腫也。此乃四時正虛風變所為也,引其所勝克之則愈也。

平按:「治其輸」《素問》作「治之愈也」。《甲乙》「輸」作「俞」。

參看

32 寒熱雜說 | 蟲癰 32
關於「太素/癰疽」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