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邊旗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半邊旗
Dà Bàn Biān Qí
別名 岩鳳尾草
功效作用 涼血止痢斂肺止咳解毒。主痢疾久咳;瘡外傷出血蛇咬傷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Dà Bàn Biān Qí

【別名】 岩鳳尾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疏羽半邊旗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is dissitifolia Bak.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50-120cm。根莖橫走,頂端及葉柄被鑽形鱗片。葉革質,近簇生,二型;葉柄栗色至深棕色,具4棱,在羽軸上面兩側隆起的狹邊上有鋸齒狀小突起,其餘光滑;孢子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二回半邊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長尾頭,上側全緣,下側羽裂幾達羽軸,基部裂片最大,向上漸縮小,邊緣具小鋸齒,無尖刺;側脈常分叉。孢子囊群沿羽片頂部以下分布。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 微苦;涼

【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痢斂肺止咳解毒。主痢疾久咳;瘡外傷出血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大半邊旗」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