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術在呼吸系統的應用
A+醫學百科 >> 內窺鏡術在呼吸系統的應用 |
內窺鏡術在呼吸系統的應用(endoscopy in respiratory system),將帶有光源的金屬或透明的玻璃纖維製成的細管,插入氣管、支氣管、胸腔和縱隔,可觀察該處的情況或進行治療。所用的內窺鏡包括支氣管鏡、胸腔鏡和縱隔鏡。目前用的支氣管鏡有硬質支氣管鏡和纖維支氣管鏡(簡稱纖支鏡)。硬質支氣管鏡是19世紀德國人G.基利安發明的,1904年由美國人C.傑克遜加以改良並應用於臨床。它由銅或不鏽鋼製成,管硬,不能彎曲,可見範圍小,患者比較痛苦,因此近年來臨床上很少應用。但對於去除氣管、支氣管異物,硬質支氣管鏡仍為首選方法。1964年日本池田茂人著手研究纖維光束支氣管鏡,1967年正式應用於臨床。它是用透光玻璃纖維,有規則的排列成纖維束,既能導光傳像,又纖細柔軟,可以彎曲。與硬質支氣管鏡相比它有很多優點,如它的可見範圍增大、診斷陽性率增高、適應症擴大、併發症減少、操作簡便、安全,患者痛苦小,不但可攝影、錄像作科研及教學資料,又可裝示教鏡及電視供教學用。因此,1967年後纖支鏡基本上取代了硬質支氣管鏡。
目錄 |
纖維支氣管鏡
除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外,大部分病人均可做此項檢查。其合併症少,死亡率低。因此,纖支鏡已成為支氣管、肺、胸膜疾病診斷治療的較簡便、安全、有效的檢查方法。近20年來廣泛應用於臨床,不僅對支氣管、肺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較大幫助,而且為病因和發病機理的研究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方法。
診斷
纖支鏡最多用於肺部陰影的病因診斷,其對肺癌的診斷陽性率比較高,對鏡檢可見的中心型肺癌陽性率更高。而鏡檢不可見的周圍型肺癌,在電視透視下刷檢或活檢,其陽性率可達71%。對痰內癌細胞陽性,而胸片正常的「隱性肺癌」的定位確診率可達90%。纖支鏡檢查還可幫助確定出血的病因和出血部位。對肺結核尤其是支氣管內膜結核診斷的陽性率更高,可達90%以上。對瀰漫性肺疾病即肺內廣泛的、多發的斑點狀、結節狀或條索狀、網狀病變,如肺間質纖維化、粟粒型肺結核、肺泡癌等的診斷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此外,通過纖支鏡可作選擇性支氣管造影,有利於支氣管擴張的診斷。插入一個末梢帶氣囊的導管,還可測定肺葉或肺段局部的肺功能。
治療
纖支鏡可用來搶救危重病人。①在直視下吸取分泌物,有助於改善通氣和換氣功能,解除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張。②大咯血的患者,經用各種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通過纖支鏡用帶有氣囊的導管對出血的肺段或亞段填塞,可達到止血的效果;或注入1/1000的腎上腺素溶液也可止血;或及時確定出血部位立即手術。③有些長期不愈的肺炎、肺膿腫、空洞型肺結核等疾病,全身用藥效果不好,可通過纖支鏡局部滴藥。④膿液較多的肺膿腫病人,可用纖支鏡吸引膿液,起到引流作用。⑤在纖支鏡直視下還可取出支氣管內的異物,既方便又安全。
隨著纖支鏡的應用,雷射和支氣管肺泡灌洗也在逐步開展。利用雷射對粘膜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發出熒光及識別癌前細胞,用來診斷肺癌。用雷射照射晚期癌組織,可使其炭化,熏氣蒸發,局部結疤,以達到治療肺癌阻塞支氣管的目的。
通過支氣管肺泡灌洗的細胞學、生化及免疫學研究,不僅用於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而且用來探討病因和發病機理。如灌洗液中找到癌細胞可作出肺癌的診斷;肺泡巨噬細胞吞噬大量含鐵血黃素,有助於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的診斷。用全肺灌洗術可治療肺泡蛋白沉積症、肺泡微結石症和持續發作的哮喘。全小葉型肺氣腫患者灌洗液中不含抗胰蛋白酶,揭示了肺泡結構中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統失衡,是全小葉型肺氣腫的重要發病機理。患結節病和過敏性肺炎的病人,淋巴細胞特別是 T淋巴細胞增高,而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病人,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增高,這些都有助於診斷和發病機理的研究。
纖支鏡是胸部疾病診斷、治療和開展科研的較安全有效的檢查方法,但併發症和意外死亡亦可發生。併發症發生率約0.1~0.25%;死亡率約0.01~0.025%。常見的併發症有頭暈、術後熱、出血、低血氧症、喉或支氣管痙攣、損傷,偶可發生氣胸、毛刷折斷、麻藥過敏、心律紊亂、心臟驟停等。因此,檢查者除必須熟悉支氣管、肺的解剖生理外,還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作好搶救的準備,恰當掌握適應症和禁忌症。凡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或極度衰弱的病人,有主動脈瘤或頸椎嚴重畸形的病人以及對麻醉藥過敏的病人,不能做此項檢查。
胸腔鏡
一根帶光源的金屬細管,經肋間插入胸腔內,檢查胸腔內的病變。
1913年首次應用,開始時主要用於人工氣胸治療肺結核療效欠佳者,觀察有無胸膜粘連,可用電烙器將粘連烙斷,促使病肺萎陷,空洞早日閉合。由於抗結核藥廣泛應用,人工氣胸療法很少採用,胸腔鏡檢查曾一度減少,但胸腔鏡作為肺、胸膜疾患的一種檢查方法,仍受到重視。常用的胸腔鏡有兩種:硬質胸腔鏡和纖維支氣管鏡。硬質胸腔鏡檢查的優點是:摘取的活體標本較大,診斷陽性率較高,若出血時容易止血。但其手術創傷較大,病人難以耐受。纖支鏡作胸腔檢查時,病人痛苦小、操作靈活、視野大,並能連續多次摘取活體組織標本,缺點是摘取的標本小,陽性率較低,止血較困難。
胸腔鏡檢查用來診斷胸腔和肺部疾患。對原發性胸膜腫瘤如胸膜間皮瘤和各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胸腔積液作胸腔鏡檢查,前者診斷陽性率為 80~100%,而後者為89.5%。對反覆發作的氣胸,作胸腔鏡檢查,可了解胸膜粘連、肺臟裂口及支氣管胸膜瘺情況,以便及時處理。瀰漫性肺部疾病如矽肺、結節病、粟粒性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癌性淋巴管炎等,作胸腔鏡檢查可幫助早期診斷,其陽性率為75%,而孤立性肺外圍病灶,診斷陽性率較低,僅為18.1%。
胸腔鏡檢查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方法,併發症為 1~2%,常見的有胸腔內出血、氣胸、發熱、心律紊亂等。死亡率約為 0.012~0.05%。因此,應嚴格掌握適應症,對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廣泛胸膜粘連、出血素質以及急性胸膜感染者,列為禁忌。
縱隔鏡
一種帶有光源的金屬管子,用以檢查縱隔疾病。1959年開始應用於臨床。它可檢查某些原發性淋巴結病,如霍奇金氏病、結節病、縱隔淋巴結核和矽肺等縱隔有異常陰影者。肺癌及瀰漫性肺疾病病因不明者,亦可作縱隔鏡檢查明確病因,並檢查縱隔淋巴結有無轉移癌,以便判斷原發癌能否手術,確定放療的範圍及預後。
縱隔鏡檢查併發症小於1.2%,常見的有出血、喉返神經損傷、氣胸、胸腔和縱隔感染、心律失常等。死亡率約為0.38%。應嚴格掌握適應症,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做全麻者,列為禁忌(見內窺鏡術)。
關於「內窺鏡術在呼吸系統的應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