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鍾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仰天鍾 | 中藥圖典 |
仰天鍾 Yǎnɡ Tiān Zhōnɡ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斂肺益腎;活血止血。主久咳;虛喘;體虛頭暈;風濕痹痛;淋濁;瀉痢;便血;血崩;月經不調;白帶;跌打瘀腫;外傷出血;燙傷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植物名實圖考》 |
毒性 | |
歸經 | 肺經、肝經、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苦、澀 |
【出處】 仰天鍾以張大剛之名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山草類,云:「張天剛生南安。叢生硬莖有節,紅黃色;葉似水蘇葉;實如小罌,褐色;莖、葉、實具有細㓨如毛;根淡紅色有須。」所述及附圖,其原植物與今假朝天罐相符合。
【拼音名】 Yǎnɡ Tiān Zhō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beckia crinita Benth.ex Wall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晒乾。
【原形態】 灌木,高0.2-1.5m。莖四棱形,被疏或密且平展的刺毛。葉對生;葉柄長2-15mm,密被糙伏毛;葉片堅紙質,長圓狀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2-3.5cm,先端急尖至近漸尖,基部鈍或近心形,全緣,具緣毛,葉面被糙伏毛,背面僅脈上被毛,基出脈5。總狀花序頂生,或每節有花2朵,常僅1朵發育,或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花梗短或幾無;萼管長壇形,花萼長約2cm,紫紅色或紫黑色,具多輪刺毛狀有柄星狀毛,毛長達2.5mm,裂片4,線狀披針形或鑽形,長約8mm;花瓣4,紫紅色,倒卵形,長約1.5cm,具緣毛;雄蕊8,分離,常偏向一側,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先端具長喙,喙與藥室等長,藥隔基部微膨大,向前微伸,向後呈短距;子房半下位,4室,卵形,上部被疏硬毛,頂端有剛毛20-22條。蒴果卵形,4縱裂,宿存萼壇狀,先端平截,長1.1-1.8cm,直徑5-8mm,近中部縊縮成頸,被有柄刺毛狀星狀毛。花期8-11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2300m的山坡向陽草地,地梗或矮灌木叢中及山谷溪邊,林緣濕潤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溫度25-28℃和溫度大的環境最適宜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疏肥沃的壤土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晒乾後搓出種子,宜在低溫乾燥處保存,於翌年3月下旬播種。條播,按行距20cm開溝,溝深2cm,將種子與草木灰或細土拌勻,均勻地撒於溝內,覆蓋細地2cm,澆水保濕。苗高20cm左右定植,按行株距40cm×40cm開穴,每穴栽3株,壓緊,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 幼苗具3-4對直葉時間苗,保持株距3-4cm。定植後,如遇天旱,應在早晚澆水。成活後至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季施1次人糞尿或複合肥,秋季施1次過磷酸鈣和麩肥,冬季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並適當剪去過密弱枝和根櫱。
【性味】 味甘;澀;微苦;性平
【功效與作用】 斂肺益腎;活血止血。主久咳;虛喘;體虛頭暈;風濕痹痛;淋濁;瀉痢;便血;血崩;月經不調;白帶;跌打瘀腫;外傷出血;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湯洗、漱口,搗敷或研末敷。
【注意】 孕婦禁用。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仰天鍾」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