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三面刀
Sān Miàn Dāo
別名 金絲三七、帽辮七、開喉箭、茶七
功效作用 清熱活血解毒。治咽喉干痛,跌打勞損風濕腰腿痛癤腫
英文名  
始載於 陝西中草藥
毒性 小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 Sān Miàn Dāo

【別名】 金絲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帽辮七(《陝西草藥》),開喉箭、七(《陝西中草藥》)。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金龜草根莖。秋季採挖,洗淨、晒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走,具多數鬚根。莖直立,中空,有縱溝,高25~110厘米,上部密生灰色短柔毛。葉1~2片,近基生,1回出複葉,具長柄;小葉有柄,卵狀心形,中央小葉長5~20厘米,寬4~18厘米,7~9掌狀淺裂,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較小。穗狀花序細長,長10~25厘米,單一或分枝;花小,白色,直徑4毫米,近無梗;萼片4~5;雄蕊8~多數;心皮1~2,無毛。菁莢果長約10毫米,具多數淺褐色種子。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地林邊或林下。分布廣東、浙江、湖南、貴州、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甘肅、陝西、山西等地。產四川、浙江等地。

【性狀】 乾燥根莖呈不規則的長塊形,多分歧成結節狀,長8~20厘米,寬1~2厘米。表面黑棕色或暗棕色,密布點狀鬚根痕,上面具多數圓柱形的莖基。體輕,橫斷麵灰白色,有棕褐色放射狀排列的條狀物(木質部)。

【性味】 《陝西中草藥》:"味甘苦,性寒,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活血解毒。治咽喉干痛,跌打勞損風濕腰腿痛癤腫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祛瘀消腫,降低血壓。"

②《陝西草藥》:"治風濕疼痛。"

③《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理氣,止痛。治咽喉干痛,勞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咽喉干痛:三面刀一錢。嚼含口中,逐漸咽下。(《陝西中草藥》)

②治勞傷內損:鮮金絲三七(切片)二至三兩,加白糖炖汁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③治勞傷,腰腿痛:三面刀、四塊瓦各二錢,紅三七鈕子七各一錢,紅毛七三錢,白酒一斤。浸泡成酒劑,每日早、晚各服一酒盅。(《陝西中草藥》)

④治毒:鮮金絲三七加鹽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備註】 本品在四川作升麻使用,商品稱"南川升麻"。參見"升麻"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三面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