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蛋白

(重定向自TP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總蛋白,英文名稱:TotalProtein(簡稱TP);總蛋白由白蛋白球蛋白組成。  

目錄

參考值

新生兒 46~70g/L(出生~1周 44~76g/L);

7個月~1歲 51~73g/L;

1~2歲 56~75g/L;

3歲以上 60~76g/L;

成年男性:68~82g/L,成年女性:67~81g/L  

方法變異

雙縮脲法的變異係數C.V=4%  

生物學變異

1.升高新生兒約升高10%,連續用力升高約10%,站立較臥躺高約10%,夏季較冬季高約8%,捆縛升高約5%,適度用力升高約3%。

2.降低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約降低2%。60~80歲的老年人約降低3%,6~7歲的兒童約降低5%,4~150天的嬰兒約降低10%,妊娠婦女約降低10%。  

藥物影響

1.升高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具有血液濃縮作用導致血清總蛋白增高。促皮質素皮質類固醇、合成的類固醇雄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製劑、黃體酮有促進或增加蛋白質合成作用。靜脈注射胺基酸可引致測定結果的升高。血清中的右旋粘苷在雙縮脲反應中產生濁度致結果假性增高,而安妥明導致總蛋白升高的機理不明。

2.降低抗癲癇類藥物降低約3%。吡嗪醯胺利福平、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可損害肝臟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三甲雙酮蛋白從尿中喪失,汞化合物白蛋白尿均可致總蛋白降低。銨離子影響呈色反應使總蛋白假性降低。  

病理學改變

1.升高巨球蛋白血症多發性骨髓瘤粘液性水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硬皮病風濕熱結節病脫水尿崩症

2.降低燒傷、慢性失血狀態、營養不良誇希奧科病(迦納地方語,指因弟妹出生而斷奶的兒童的嚴重營養不良)、肝硬化肝炎腸吸收不良病、腸病、腹腔症候群腎病症候群、類脂性腎病腎小球腎炎。  

臨床意義

1、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減少,使總蛋白濃度相對增高,如高度脫水所致血液濃縮(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大量出汗)及多發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時,鈉丟失繼發水分丟失,進而促使血漿出現濃縮現象。

2、降低:各種原因引起的水鈉瀦留,使血漿被稀釋,或靜脈注射過多的低滲溶液而形成血漿中總蛋白降低。

肝功能障礙,則肝臟合成蛋白質減少,主要以白蛋白的下降明顯。

蛋白質丟失,如嚴重大面積燒傷、大量血漿滲出、大出血;腎病症候群時,尿液中蛋白質長期被丟失;潰瘍性結腸炎時,可隨糞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質。

營養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長期食物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慢性腸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結核病惡性腫瘤、肝硬化等。

怎樣看化驗單專題

專題主頁怎樣看化驗單, 疾病診斷

關於醫學化驗單:

常見的化驗單:

關於「總蛋白」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