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蒿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黑沙蒿根
Hēi Shā Hāo Gēn
別名  
功效作用 止血。主鼻衄吐血崩漏
英文名 root of Ordos Wormwood
始載於 內蒙古中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黑沙蒿根

【出處】 《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 Hēi Shā Hāo Gēn

【來源】 為菊科植物黑沙蒿

【功效與作用】 《內蒙古中草藥》:"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附方】 治鼻出血:鮮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斷用鼻嗅之(如嗅之過久,能引起鼻腔腫脹)。休克暈倒用鮮根聞之即能蘇醒。(《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黑沙蒿根

【出處】 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 Hēi Shā Hā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Ordos Wormwood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黑沙蒿 半灌木,高50-100cm。主根粗而長,木質,側根多數;根狀莖粗壯,直徑1-3cm,有多數營養根。莖多分枝,莖皮老時灰黑色,縫裂,當年枝外皮灰黃色,不育枝紫紅色。葉黃綠色,多少肉質,無毛,干後堅硬;莖下部葉寬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葉柄短;中部葉長3-7cm,寬2-4cm,一回羽狀全裂,裂片2-3對,狹條形,長1.5-3cm,寬約1mm;上部葉短小,3裂或不裂,裂片狹線形,無柄;苞花序多數,在莖頂和枝上排列成復總狀花序,有短梗和條形苞葉;總苞片形,長3mm;總苞片3-4層,寬卵形,邊緣寬膜質,背面黃綠色;外層雌花10-14朵能育,內層兩性花,5-7朵能育,內層兩性花,5-7朵不育,子房退化。瘦果倒卵形,果壁上具細縱紋並並有膠質物。花、果期7-10月。

【功效與作用】 止血。主鼻衄;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適量,鮮根折斷嗅氣。

【附方】 治鼻出血: 鮮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斷用鼻嗅之(如嗅之過久, 能引起鼻腔腫脹)。休克暈倒用鮮根聞之即能蘇醒。(《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各家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黑沙蒿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