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黃鼠肉
Huánɡ Shǔ Ròu
別名 禮鼠、拱鼠、貔狸、豆鼠、禾鼠、大眼賊、草原黃鼠、蒙古黃鼠、達呼爾黃鼠
功效作用 潤肺止津;解毒止痛。主瘡毒腫痛
英文名 Ground squirrel, Suslik
始載於 飲膳正要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來源】為松鼠科動物黃鼠的肉。

【動物形態】黃鼠(《飲膳正要》),又名:禮鼠、拱鼠(《韓昌黎集》),貔狸(《綱目》),地松鼠、大眼賊、蒙古黃鼠。

體長約20厘米,尾長約6厘米。體形細長,頭大,耳殼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發達,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後跖被毛。有頰囊。雌體乳頭5對。全身毛草黃色,並雜有褐黑色。額、頭部較深,為黃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為白色。尾毛草黃色。夏毛較冬毛短而色深。

棲於草原或沙地,穴居,白晝活動。冬眠期較長。食物主要為草本植物的莖、葉,或野菜、大豆幼苗等。並常盜食大豆、玉米、高粱、穀子等作物。亦食昆蟲。

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等地。

性味】《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綱目》:"潤肺生津,煎膏貼瘡腫,解毒止痛。"

【宜忌】《飲膳正要》:"多食發瘡。"

關於「黃鼠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