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莖葉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耆莖葉 | 中藥圖典 |
| 黃耆莖葉 Huánɡ Qí Jīnɡ Yè |
|
|---|---|
| 別名 | 芰草 |
| 功效作用 | 療渴及筋攣,癰腫,疽瘡。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名醫別錄》 |
| 毒性 | |
| 歸經 | |
| 藥性 | |
| 藥味 | |
【出處】 《別錄》
【拼音名】 Huánɡ Qí Jīnɡ Yè
【別名】 芰草(《別錄》)。
【各家論述】 《本草正義》:"黃耆莖葉療渴,亦升清滋液之功。治筋攣者,亦稟溫和之性,而且有宣通絡詠之力也。其治癰腫疽瘡,則莖葉有外行性,乃能疏通氣血,而消腫化壅,與根之偏於補益者,固自有別耳。"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
出自A+醫學百科 「黃耆莖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BB%84%E8%80%86%E8%8C%8E%E5%8F%B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黃耆莖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